首页> 中文期刊> 《生态学报》 >盐胁迫下荒漠共生植物红砂与珍珠的根茎叶中离子吸收与分配特征

盐胁迫下荒漠共生植物红砂与珍珠的根茎叶中离子吸收与分配特征

         

摘要

西北荒漠地区C3小灌木红砂(Reaumuria soongorica)和C4半灌木珍珠猪毛菜(Salsola passerina)在特定环境下混生在一起,分布面积广阔.以采自腾格里沙漠边缘荒漠地带的天然野生珍珠猪毛菜和红砂群落的幼苗为材料,经0、100、200、300、400mmol/L NaCl盐溶液共同胁迫10 d,检测它们的含水量、主要矿质离子在根茎叶的含量与分布,揭示二者耐盐的共生协同的离子平衡适应机制.试验结果发现,珍珠猪毛菜叶片具有“吸钾排钠的”的耐盐特征,红砂叶片具备“吸钠排钾”的特征,吸收利用无机矿质离子具备互补效应.二者耐盐Cl、Ca和Si离子吸收与累积能力存在很大差异:随着盐胁迫程度加剧,红砂的根茎叶中Cl离子含量持续增加,并且为珍珠猪毛菜的2-5倍;珍珠猪毛菜根中Ca离子含量为红砂的2-3倍,但含量变化不显著;红砂根中Si离子含量迅速降低后稳定,并且是珍珠猪毛菜根的3-5倍,其他器官变化差异较小.因此,红砂与珍珠猪毛菜的共培养盐胁迫下根中吸收的离子侧重不同,红砂以Na、Cl、Si为主,珍珠猪毛菜以K、Ca为主.随着盐胁迫的程度加强,离子选择吸收系数Sk.Na的变化趋势降低,表明二者叶部对Na的选择性减小,K的选择性吸收积累增大,增强了它们的抗盐性,最终使叶片所受盐害减小.总之红砂与珍珠猪毛菜共生的耐盐离子稳态机制显著不同,离子吸收与分布具有互补互利的效应.

著录项

  • 来源
    《生态学报》 |2014年第4期|963-972|共10页
  • 作者单位

    沙坡头沙漠试验研究站,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兰州730000;

    甘肃省寒区旱区逆境生理生态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兰州730000;

    沙坡头沙漠试验研究站,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兰州730000;

    甘肃省寒区旱区逆境生理生态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兰州730000;

    沙坡头沙漠试验研究站,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兰州730000;

    甘肃省寒区旱区逆境生理生态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兰州730000;

    沙坡头沙漠试验研究站,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兰州730000;

    甘肃省寒区旱区逆境生理生态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兰州730000;

    沙坡头沙漠试验研究站,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兰州730000;

    甘肃省寒区旱区逆境生理生态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兰州730000;

    沙坡头沙漠试验研究站,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兰州730000;

    甘肃省寒区旱区逆境生理生态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兰州730000;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盐胁迫; 红砂; 珍珠猪毛菜; 离子; 吸收与分配;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