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作物学报》 >大豆产量和产量构成因子及倒伏性的QTL分析

大豆产量和产量构成因子及倒伏性的QTL分析

             

摘要

随机选取中豆29×中豆32重组自交系群体中165个家系作为2年田间试验材料,分析大豆单株产量、产量构成因子及倒伏性的相关性和遗传效应,并检测各性状QTL.结果表明,38个与产量、产量构成因子及倒伏性状等有关的QTL主要集中在C2、F和I连锁群.表型相关分析结果与QTL定位结果一致.在F连锁群上,2年均检测到倒伏QTL qLD-15-1,解释的表型变异超过20%,与百粒重和分枝荚数QTL分别位于相同和相邻标记区间,表明产量相关性状与倒伏性存在一定的关联.在Ⅰ连锁群上,每荚粒数QTL和二、三、四粒荚数QTL不仅于同一位置,解释的表型变异为32%~65%,并且2个年份均重复出现,每荚粒数和四粒荚数QTL与二、三粒荚数QTL的增效基因分别来自不同的亲本.这4个粒荚性状QTL的共位性与表型相关分析结果一致,证实每荚粒数和四粒荚数与二、三粒荚数分别由不同的机制调控.

著录项

  • 来源
    《作物学报》 |2009年第5期|821-830|共10页
  • 作者单位

    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学技术学院,湖北武汉,430070;

    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湖北武汉,430062;

    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学技术学院,湖北武汉,430070;

    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湖北武汉,430062;

    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湖北武汉,430062;

    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湖北武汉,430062;

    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湖北武汉,430062;

    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湖北武汉,430062;

    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湖北武汉,430062;

    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湖北武汉,430062;

    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湖北武汉,430062;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农作物;
  • 关键词

    大豆; 产量; 产量构成因子; 粒荚性状; 倒伏; QTL定位;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