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作物学报》 >水稻高产育种中一些问题的讨论

水稻高产育种中一些问题的讨论

         

摘要

进一步提高我国水稻产量,今后主要应依赖于单位面积产量的提高.为此,选育单产潜力更高和改进栽培技术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在总结近几十年来水稻品种改良经验的基础上,从形态、生理和遗传等方面对进一步提高水稻品种产量潜力的可能途径进行了分析,其目的在于推动对水稻高产育种的讨论和研究.解放以后,我国在水稻育种事业上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成就.其中最为突出的主要有三:(1)在利用半矮秆基因sdl的基础上,通过株型改良,于20世纪50年代末到60年代初在南方籼稻矮化育种上取得了突破;(2)利用引进品种Balilla通过籼粳杂交和复合杂交,育成了株型挺拔的直立穗株型粳稻品种,并在全国粳稻产区大面积推广;(3)在成功利用细胞质雄性不育基因的基础上,实现杂交水稻三系配套,成功利用了水稻杂种优势.从水稻产量构成因素和几十年来水稻改良的历史分析,进一步提高水稻品种的产量潜力是提高大面积水稻产量的关键之一.为此,在高产品种的选育上,应在继续利用sdl等半矮秆基因控制株高的同时,注意提高茎秆的强度和根系的活力.分蘖对于小株作物的水稻来讲,在调节群体结构和提高水稻稳产性上具重要作用.故对分蘖应给予足够重视.千粒重尽管在产量上起重要作用,但粒重过大,对于品质有明显负面效应,因此高产品种的千粒重宜维持在中等偏上的水平.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