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西北农业学报》 >甘肃省大白菜叶斑病菌分离鉴定及生物学特性测定

甘肃省大白菜叶斑病菌分离鉴定及生物学特性测定

         

摘要

为明确引起甘肃省大白菜叶斑病的病原,对采自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带有明显病斑症状的大白菜叶片采用组织分离法进行分离和致病性测定,结果表明菌株BCG为引起大白菜叶斑病的病原菌。其菌落圆形,中央菌丝褐色,周围菌丝白色绒毛状,分生孢子单细胞,壁光滑,透明,呈梭形或圆柱形;分生孢子器扁平,深褐色,大小204.20μm×140.88μm。利用ITS、Actin和β-tubulin基因序列分析表明,与油菜黑胫病菌(L.biglobosa)的相似性均达到了99%,且在系统发育树上聚在一起,结合形态特征将其鉴定为油菜黑胫病菌(L.biglobosa)。油菜黑胫病菌菌丝生长的最适培养基为PDA,最适生长温度为25℃,最适碳源为L-阿拉伯糖、L-鼠李糖和木糖,最适氮源为酵母浸粉;孢子萌发的最适温度为20℃,最适碳源为甘露醇,最适氮源为尿素;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最适宜pH为6.0。该研究结果为国内首次报道由油菜黑胫病菌(L.biglobosa)引起大白菜叶斑病,为大白菜叶斑病的诊断和防治提供依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