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工会博览》 >上九天揽月下五洋捉鳖

上九天揽月下五洋捉鳖

         

摘要

2012年6月24日,我国科技界同时实现了"上天入海".这一天,神舟九号与天宫一号以"太空穿针"般的精度完成了手拉交会对接,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完整掌握空间对接技术的国家,为2020年建立空间站奠定核心基础.同一天,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在西太平洋试验海区首次下潜突破7000米,达到7020米,这也是世界同类型载人潜水器的最大下潜深度,意味着蛟龙号可以在全球99.8%的海底实现航行、作业. "上天入海",显示了中国人探索太空、海洋的不懈努力和强大实力.对于一个国家来说,这是综合国力的直接体现,也是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强大的国力,没有坚定的战略,这样的成就难以取得. 从长远来看,"上天入海"是中国发展所必需的战略举措.探索太空深海,对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科技、军事发展和人民生活进步都有非常重大的作用,会带来相当可观的增值效益.按照国际通用的评估,航天领域每投入1元,会产生7至12元的回报;美国阿波罗登月计划虽耗资250亿美元,但技术民用转移后直接获利达520亿美元.并由此带来所有技术领域超过2万亿美元的经济增值.更要紧的是,近年来国际上已经形成这样一种共识:随着地球大陆资源日益枯竭,外太空和海洋正成为人类解决资源短缺、拓展生存空间的战略必争之地.长远看来,谁在太空和海洋形成领先优势,谁就能牢牢把握未来的战略主动权和发展先机.中国在这些方面以国家战略的方式全力推动,有百利而无一害,其战略价值无可置疑.某些人对"上天入海"有误解、有偏见,也有人动辄大加否定批判,一说起美国人来就是探索未知世界,一说起中国人来就是劳民伤财.这样的看法显然站不住脚,纯粹是无知和短视,甚至别有用心.

著录项

  • 来源
    《工会博览》 |2012年第20期|1-1|共1页
  • 作者

  • 作者单位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