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工会博览》 >民国时的高考题

民国时的高考题

         

摘要

考大学,不仅是当代学子们为之渴望的目标,就是在民国期间,也是莘莘学子们所努力的方向了.于是,作为名人辈出的民国时期的高考题也就出现了许多有意思的事. 1932年清华大学的国文考试题的题目不难,但其中有一道怪题——“对对子”.上联是“孙行者”,要求考生对下联. 据说当时只有3名学生答对此题,答案是:胡适之,聪明的学生居然是用当时在民国时是十分时髦的胡适的名字来做答案,让阅卷老师们不禁纷纷捂嘴而笑说:“奇人出如此怪题,也就难怪考生有如此搞笑答案了.”

著录项

  • 来源
    《工会博览》 |2015年第20期|49-49|共1页
  • 作者

    石亚明;

  • 作者单位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