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射频消融与冷冻球囊消融治疗阵发性房颤复发率对比及复发危险因素分析
【6h】

射频消融与冷冻球囊消融治疗阵发性房颤复发率对比及复发危险因素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引言

摘要

研究背景

研究方法

研究结果

讨论

研究局限性

研究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以环肺静脉消融为基础的房颤消融策略

附录

个人简历

致谢

声明

展开▼

摘要

研究目的:经导管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 Catheter Ablation,RFCA)和冷冻球囊消融(Cryoballoon Ablations,CBA)是目前用于治疗心房颤动的两种基本方式。但是对于中国房颤患者在两种消融方式治疗效果上的对比资料较少。本研究的目的在于对比两组消融术式的复发率以及分析房颤消融术后复发危险因素。
  研究方法:连续入选2014年1月1日至2016年6月31日因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无效而在阜外医院接受消融治疗的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共399例。其中接受RFCA治疗的患者有203例,接受CBA治疗的患者有199例。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比例、房颤病史时间及基础疾病的基线资料均无显著性差异。术后平均随访时间为15.0±8.0月(中位数)。首要终点事件是房颤术后3月空白期外出现心电图记录到的持续>30s的房颤、房扑或房性心动过速;二次消融手术;再次服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控制不适症状。手术相关并发症亦被收集。
  研究结果:共纳入399例阵发性房颤患者(RFCA组203,CBA组196)。两组首要终点事件的发生率分别为RFCA组69(34.0%),CBA组54(27.6%)。进行多因素(纳入模型因素为年龄、性别、心悸症状时间、BMI、高血压、LAD、术式不同)分析后发现两组无显著性差异(Log rank p=0.086)。仍与房颤复发的显著相关的危险因素包括心悸症状时间(HR=1.005; P<0.001;95%CI:1.002-1.007),BMI>25 kg/m2(HR=1.667; P=0.007;95%CI:1.153-2.411),高血压(HR=1.550; P=0.022;95%CI:1.065-2.257), LAD(HR=1.042; P=0.032;95%CI:1.003-1.083)。
  研究结论:RFCA与CBA术后复发率无显著差异。高血压、BMI>25kg/m2、心悸症状时间、LAD增大是房颤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

著录项

  • 作者

    夏瑞冰;

  • 作者单位

    北京协和医学院;

    中国医学科学院;

    清华大学医学部;

    北京协和医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

  • 授予单位 北京协和医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清华大学医学部;北京协和医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
  • 学科 内科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贾玉和;
  • 年度 2017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心脏;
  • 关键词

    心房颤动; 射频消融术; 冷冻球囊消融术; 复发率; 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