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术中磁共振神经导航在大型垂体腺瘤经内镜鼻蝶手术中的应用研究
【6h】

术中磁共振神经导航在大型垂体腺瘤经内镜鼻蝶手术中的应用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缩略词表

前言

参考文献

术中磁共振神经导航在大型垂体腺瘤内镜经鼻蝶手术中的应用研究

1对象和方法

1.1研究对象

1.2术前及术中相关研究方法

1.3术后资料的收集整理及相关分型分类标准

2结果

2.1资料流行病学结果

2.2术前症状、体征及术后改善率结果分析

2.3 手术切除流程及结果

2.4 术中扫描结果

2.5 术中切除及相关结果

2.6 头痛、视力障碍缓解率的结果:

2.7 术后主要并发症结果

2.8肿瘤复发相关因素Logistic 回归模型的结果

2.9典型病例

3 讨论

3.1 术中磁共振的主要作用及肿瘤大小选择

3.2 术前临床路径的应用及综合评估的重要性及GH内分泌学改善率

3.3术中扫描次数与切除次数的关系分析及残留肿瘤的判断

3.4 手术全切多因素定量分析

3.5 基于本研究组对肿瘤硬度的改良分级下的肿瘤硬度与手术耗时、全切除率之间的关系分析

3.6 术中并发症及处理

3.7 术中手术注意事项

3.8 围手术期死亡

3.9 基于Logistic 回归模型的6例术后嗅觉丧失的相关性探讨

3.10 本研究的局限性

4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探讨术中磁共振神经导航在直径大于等于3cm的大型垂体腺瘤内镜经鼻蝶手术中的应用价值,同时,综合介绍该技术的使用方法及操作流程,为该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技术参考与借鉴。
  方法:选取解放军总医院神经外科单个术者自2009年2月至2014年2月5年期间,连续实施的对直径大于等于3cm的大型垂体腺瘤110例,其中预期根本无法全切的14例,预期可能全切的96例,使用1.5TiMRI(Intraoperative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术中磁共振成像)神经导航辅助内镜经鼻蝶切除,对术前症状体征及内分泌改变、术中扫描次数、切除程度、术中脑脊液漏、扫描及导航耗时、术后并发症、术后病情改善程度及其它预后指标进行综合分析。
  结果:iMRI第1次扫描发现术前预期可能全切的96例中有45(46.9%)例患者获得全切,2次切除后使残留的25(26.0%)例患者获得全切,3次及3次以上切除使全切除患者增加了5(5.21%)例,总全切率由初次的46.9%提高到78.1%,全切率提高了31.2%,P<0.01,预期可能全切的96例中有21(21.9%)残留,加上预期无法全切事实上亦未全切的14例,最终有35(31.8%)例残留。术中有17(15.5%)例患者出现脑脊液漏并予以修补,有20(18.2%)例患者术中出血大于300ml,术中扫描耗时平均为62±21分钟。术后头痛改善率为91.3%,P<0.01,视力障碍改善率为85.6%,P<0.01,视力障碍加重2(1.8%)例,出现围手术期死亡1例,死于鞍区蛛网膜下腔出血,暂时性尿崩43(39.1%)例,永久性尿崩5(4.5%)例,术后新发垂体功能低下21(19.1%)例,新发颅神经功能障碍2(1.8%)例,颅内感染2(1.8%)例,出现鼻腔及副鼻窦并发症40(36.4%)例,其中6(5.5%)出现嗅觉消失。术后复发15(13.6%)例,其中10(66.7%)例接受立体定向放射治疗。
  结论:iMRI可实时观察垂体瘤的切除程度,显著提高了直径大于等于3cm的大型垂体腺瘤的切除率,可实时观察术中重要结构及残留垂体腺瘤的移位情况,结合神经导航、神经内镜及术中超声的使用,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然而,iMRI延长了手术时间,可能增加了由于手术时间延长所导致的潜在的术中麻醉风险。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