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三峡工程淹没区抢救植物中华蚊母(Distylium chinense(Fr.)Diels)群落特征、无性繁殖技术及环境适应性研究
【6h】

三峡工程淹没区抢救植物中华蚊母(Distylium chinense(Fr.)Diels)群落特征、无性繁殖技术及环境适应性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论文说明:附:文中常见缩写词归类

摘要

第一章中华蚊母研究综述

1.1引言

1.2中华蚊母分类地位

1.3形态特征

1.4研究现状

1.5目的意义

第二章材料与方法

2.1中华蚊母群落特征研究

2.1.1野外调查、样地确定

2.1.2数据处理

2.2中华蚊母无性繁殖技术研究

2.2.1扦插

2.2.2嫁接

2.3中华蚊母环境适应性研究

2.3.1对模拟酸雨的适应性

2.3.2对极端碱胁迫的适应性

2.3.3对盐胁迫的适应性

2.3.4耐淹性评价

2.3.5对光照强度(遮荫)的适应性

第三章结果与讨论

3.1中华蚊母的群落物种组成及其区系特征研究

3.1.1群落组成

3.1.2区系特征

3.2中华蚊母无性繁殖技术研究

3.2.1扦插技术

3.2.2嫁接技术

3.3中华蚊母环境适应性研究

3.3.1对模拟酸雨的适应性

3.3.2对极端碱胁迫的适应性

3.3.3对盐胁迫的适应性

3.3.4耐淹性评价

3.3.5对光照强度(遮荫)的适应性

3.4结果分析

第四章结论

附录 巫山中华蚊母群落维管植物名录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本文以三峡库区抢救植物中华蚊母为研究对象,对巫山巫峡和大宁河小三峡沿岸的六个种群进行了群落调查,并对其进行了扦插,嫁接及对环境因子胁迫适应性的研究。 本文通过对三峡库区消落带抢救植物中华蚊母的群落特征、无性繁殖技术及适应性研究,中华蚊母群落中伴生物种具有从热带到温带过渡的性质;无性繁殖试验的成功证明中华蚊母可以通过扦插、嫁接的方法保存;而在环境适应性研究中,中华蚊母可以耐受较强的酸雨、碱胁迫及水淹胁迫、遮荫处理,但是不能耐受较强的盐胁迫。所以,对中华蚊母的保护,可以通过扦插、嫁接扩大种群;并且可以尝试将其种植于三峡工程新的消落带,以便更好的进行保护。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