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内皮素-1通路对小鼠糖尿病心脏、血管并发症的影响及分子机制研究
【6h】

内皮素-1通路对小鼠糖尿病心脏、血管并发症的影响及分子机制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英文缩略词表

摘要

前言

第一部分 内皮素-1通路对小鼠糖尿病眼动脉病变的影响及分子机制

一、材料与方法

二、结果

三、讨论

第二部分 内皮素-1通路对小鼠糖尿病主动脉病变的影响及分子机制

一、材料和方法

二、结果

三、讨论

第三部分 内皮素-1通路对小鼠糖尿病心脏病变的影响及分子机制

一、材料与方法

二、结果

三、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病机制及药物治疗的研究进展

硕士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致谢

展开▼

摘要

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部分展开论述:
  第一部分 内皮素-1通路对小鼠糖尿病眼动脉病变的影响及分子机制
  目的:探讨内皮素-1通路对小鼠糖尿病眼动脉病变的影响及内皮素受体拮抗剂对糖尿病眼动脉病变的潜在保护作用。
  方法:将60只6周龄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ontrol)、糖尿病对照组(DM)、糖尿病药物干预组(DM-B),每组20只。链脲佐菌素(STZ)腹腔注射,连续5天以50mg/kg剂量建立糖尿病模型。对DM-B组小鼠给予内皮素受体拮抗剂波生坦(100mg/kg)灌胃,Control组、DM组给予同等剂量生理盐水灌胃,每日1次,连续24周。24周后取眼动脉标本,进行HE染色,TUNEL染色,实时定量PCR检测眼动脉ET-1、VEGF、TNF-α、NF-kB、MMP-2、MMP-9的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VEGF、NF-kB、MMP-2、MMP-9蛋白的表达水平。
  结果:与Control组相比,DM组及DM-B组空腹血糖升高(P<0.05),DM组与DM-B组相比,空腹血糖水平接近(P>0.05)。眼动脉HE染色,眼动脉总厚度、各层厚度,DM组均低于DM-B组(P<0.05)。TUNEL染色,Control组未见明显细胞凋亡,细胞排列规则;DM组可见明显的细胞凋亡,有核碎片出现;DM-B组可见细胞凋亡,凋亡细胞数量较糖尿病组减少。实时定量PCR相对定量结果,Control组相比,DM组眼动脉中ET-1、VEGF、TNF-α、NF-kB、MMP-2、MMP-9mRNA的表达增加(P<0.05);DM-B组与DM组相比,DM-B组ET-1、VEGF、TNF-α、NF-kB、MMP-2、MMP-9mRNA表达均降低(P<0.05)。Western Blot检测结果,DM组中VEGF、NF-kB、MMP-2、MMP-9mRNA蛋白的表达较Control组增加(P<0.05);DM-B组VEGF、NF-kB、MMP-2、MMP-9mRNA表达均较DM组降低(P<0.05)。
  小结:内皮素受体拮抗剂波生坦阻断ET-1通路,抑制ET-1过表达,减轻糖尿病小鼠眼动脉病变。
  第二部分 内皮素-1通路对小鼠糖尿病主动脉病变的影响及分子机制
  目的:探讨内皮素-1通路对小鼠糖尿病主动脉病变的影响及内皮素受体拮抗剂对糖尿病主动脉病变的潜在保护作用。
  方法:将60只6周龄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ontrol)、糖尿病对照组(DM)、糖尿病药物干预组(DM-B),每组20只。链脲佐菌素(STZ)腹腔注射,连续5天以50mg/kg剂量建立糖尿病模型。对DM-B组小鼠给予内皮素受体拮抗剂波生坦(100mg/kg)灌胃,Control组、DM组给予同等剂量生理盐水灌胃,每日1次,连续24周。24周后取主动脉标本,进行油红O染色,HE染色,实时定量PCR检测VEGF、ET-1、TNF-α、MMP-2、MMP-9的mRNA表达水平。
  结果:与Control组相比,DM组及DM-B组空腹血糖升高(P<0.05),DM组与DM-B组相比,空腹血糖水平接近(P>0.05)。主动脉油红O染色,Control组主动脉较光滑,轻微动脉粥样硬化斑块;DM组整个主动脉粥样硬化严重,斑块明显增加;DM-B组主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较DM组明显减少。主动脉HE染色,Control组小鼠主动脉内膜光滑,无明显斑块形成,血管内皮细胞及细胞核形态正常,排列规则,间质未见炎性细胞浸润;DM组主动脉内膜欠光滑,脂质沉着、斑块形成明显,平滑肌纤维排列紊乱,血管内皮明显增生,血管内皮细胞及细胞核形态异常,间质大量炎性细胞浸润;DM-B组斑块负荷明显减轻,血管内皮增生减轻,炎性细胞浸润减少。实时定量PCR检测,DM组与DM-B组VEGF mRNA表达低于Control组(P<0.05),而ET-1、TNF-α、MMP-2、MMP-9mRNA表达高于Control组(P<0.05)。DM-B组VEGF mRNA表达较DM组升高(P<0.05),ET-1、TNF-α、MMP-2、MMP-9mRNA表达较DM组降低(P<0.05)。
  小结:内皮素受体拮抗剂波生坦阻断ET-1通路,抑制ET-1过表达,减轻糖尿病小鼠主动脉病变。
  第三部分 内皮素-1通路对小鼠糖尿病心脏病变的影响及分子机制
  目的:探讨内皮素-1通路对小鼠糖尿病心脏病变的影响及内皮素受体拮抗剂对糖尿病心脏病变的潜在保护作用。
  方法:将30只6周龄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ontrol)、糖尿病对照组(DM)、糖尿病药物干预组(DM-B),每组10只。链脲佐菌素(STZ)腹腔注射,连续5天以50mg/kg剂量建立糖尿病模型。对DM-B组小鼠给予内皮素受体拮抗剂波生坦(100mg/kg)灌胃,Control组、DM组给予同等剂量生理盐水灌胃,每日1次,连续24周。24周后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取心脏标本,进行心肌组织MASSON染色,ELISA法检测小鼠心肌组织中VEGF、ET-1、TGF-β、MMP-2、MMP-9含量。
  结果:与Control组相比,DM组及DM-B组空腹血糖升高(P<0.05),DM组与DM-B组相比,空腹血糖水平接近(P>0.05)。与Control组相比,DM组及DM-B组E/A比值升高(P<0.05)。DM-B组的E/A比值较DM组减少(P<0.05)。MASSON染色,Control组心肌组织禾见明显的纤维化,DM组心肌组织可见大片纤维化改变,DM-B组较DM组纤维化程度明显改善。ELISA测定心肌组织中ET-1、TGF-β、NF-kB、MMP-2、MMP-9含量,与Control组相比,ET-1、TGF-β、NF-kB、MMP-2、MMP-9在DM组含量增加(P<0.05),DM-B组中ET-1、TGF-β、NF-kB、MMP-2、MMP-9含量较DM组降低(P<0.05)。
  小结:内皮素受体拮抗剂波生坦阻断ET-1通路,抑制ET-1过表达,减轻糖尿病小鼠心脏病变。
  结论:糖尿病状态下会导致ET-1过表达,从而进一步导致VEGF、TNF-α、NF-kB、MMP-2、MMP-9等因子异常表达,阻断ET-1过表达上述因子表达趋于正常,从而改善糖尿病心脏、血管病变,为治疗糖尿病心脏、血管并发症提供一个新的治疗途径及实验理论基础。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