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中籼杂交水稻杂种优势的分子标记研究
【6h】

中籼杂交水稻杂种优势的分子标记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一、文献综述

1.水稻杂种优势利用

1.1水稻杂种优势利用的途径和方法

1.2当前水稻杂种优势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1.3水稻杂种优势利用的发展趋势

2.杂种优势的遗传基础

3.DNA分子标记在杂种优势研究中的应用

3.1作物杂种优势研究中应用的DNA分子标记类型

3.2 DNA分子标记在杂种优势遗传基础研究中的应用

3.3 DNA分子标记在杂种优势预测中的应用

3.4 DNA分子标记在杂交亲本遗传多样性和杂种优势群划分中的应用

3.5 DNA分子标记在杂种优势相关基因研究中的应用

二、引言

三、材料和方法

1.实验材料

1.1供试水稻材料

1.2化学试剂

1.3主要仪器设备

1.4常用缓冲液配方

2.田间配组及性状考察

3.DNA的提取与分析

3.1 DNA的提取

3.2 RAPD分析

3.3 AFLP分析

4.统计分析方法

4.1杂种优势分析

4.2分子标记数据分析

4.3方差分析

4.4数据的标准化处理

4.5相关分析

四、结果与分析

1.F1杂种的杂交表现和杂种优势

2.杂交亲本的遗传多样性

2.1亲本多态性的RAPD和AFLP分析

2.2亲本间的遗传距离与聚类分析

2.3类群间的遗传距离

2.4类群间的杂交表现和优势分析

3.与杂种优势有关的阳性分子标记的筛选

4.亲本间遗传差异与杂种优势的关系

五、讨论

1.产量及其构成因子间杂种优势的关系

2.杂种优势研究中分子标记方法的选择

3.RAPD的稳定性和AFLP操作中的关键因素

4.杂交水稻亲本的遗传基础狭窄

5.开展亚种间杂种优势利用势在必行

6.利用DNA分子标记划分水稻杂种优势群的可行性

7.DNA分子标记预测杂种优势的可能性

8.环境对杂种优势的影响

9.DNA分子标记技术在杂种优势利用中的应用前景

六、小结

七、参考文献

致谢

缩略语表

展开▼

摘要

DNA分子标记为深入研究杂种优势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手段.该论文采用简单快速方便的RAPD和灵敏度高、重复性好、多态性丰富的AFLP两种标记方法对国内在生产和育种上大面积应用的15个中籼杂交水稻亲本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将其划分为不同的杂种优势群,深入探讨当前杂交水稻产量徘徊不前的原因,以期为杂交水稻材料育种和组合选育提供理论依据;上泸州和重庆两个环境考察双列杂交产生的F1各性状的杂交表现和杂种优势,进一步分析亲本间分子标记遗传差异(杂合性)与杂种优势的关系,期望为有效的杂种优势预测方法的建立提供参考.

著录项

  • 作者

    唐梅;

  • 作者单位

    西南大学;

    西南农业大学;

  • 授予单位 西南大学;西南农业大学;
  • 学科 分子生物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裴炎,杨光伟;
  • 年度 2000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S511.03;
  • 关键词

    杂交水稻; RAPD; AFLP; 遗传差异; 杂种优势;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