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奶牛产后生殖机能恢复规律研究
【6h】

奶牛产后生殖机能恢复规律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引言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地点、时间与供试牛的选择

1.2药品与主要仪器和材料

1.3样品采集与测定

1.4直肠检查与发情观察

1.5营养体况与泌乳量测定

1.6资料统计

2结果与分析

2.1母牛产后P4和17β-E2的水平变化

2.2母牛产后血清LH、FSH、PRL的变化

2.3产后内分泌变化类型与卵巢活动的关系

2.4产后子宫恶露排放及复旧历期

2.5产后生殖机能与胎次的关系

2.6母牛生殖机能与产后营养状况的关系

3.讨论

3.1奶牛产后生殖激素水平及卵巢功能的变化

3.2产后子宫状态与生殖机能的关系

3.3产后泌乳、营养状况和胎次与母牛生殖活动的相关性

3.4促发奶牛产后生殖机能恢复的技术措施

3.5本试验的几点说明

结论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试验旨在通过奶牛产后生殖机能恢复规律的研究,为人工调控产后母牛的早期排卵和卵巢周期、防治生殖机能障碍性疾病提供理论依据,提高奶牛繁殖效率.试验在乌鲁木齐农垦乳业集团五一奶牛一场和二场、新疆军区后勤部奶牛场进行.随机选取2~10岁、产犊1~8胎、自然分娩,临床健康,奶产量平均7124.53±628.27kg的舍饲中国荷斯坦奶牛136头.其中31头奶牛每3d颈静脉定时采血1次,另105头奶牛自产后当天开始,每3d晚间采集末乳5~8ml,两者采样时间直至产后0~90d.乳汁P<,4>测定采用EIA,血清LH、FSH、PRL、E<,2>、P<,4>测定采用RIA,结合临床跟踪直检卵巢活动、营养体况与泌乳量的测定.其中营养体况项目包括:体重、营养度指数、膘分(BCS)值;泌乳量每日早中晚三次挤奶后逐头称量记录.试验结果用非配对的t检验,分析各组之间卵巢活动时间、首次发情时间、配妊时间、配妊指数等差异的显著性.

著录项

  • 作者

    魏学良;

  • 作者单位

    西南大学;

    西南农业大学;

  • 授予单位 西南大学;西南农业大学;
  • 学科 临床兽医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李跃民;
  • 年度 2001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S823.91;
  • 关键词

    奶牛; 生殖机能; 内分泌; 恢复规律;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