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蝴蝶花枯斑病病原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
【6h】

蝴蝶花枯斑病病原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第一章文献综述

1.1蝴蝶花概述

1.2镰刀菌植物病害

1.3镰刀菌植物病害的防治

1.4镰刀菌的分类和鉴定

1.5镰刀菌的利用

1.6镰刀菌代谢产物的研究

第二章引言

第三章材料与方法

3.1材料

3.1.1培养基与常用试剂

3.1.2供试杀菌剂

3.1.3主要实验仪器设备

3.2方法

3.2.1病原菌分离鉴定

3.2.2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3.2.3杀菌剂筛选

第四章结果与分析

4.1病原菌分离鉴定

4.1.1病害症状和发病规律观察

4.1.2病原菌分离与致病性测定

4.1.3病原菌鉴定

4.2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4.2.1温度对病原菌的影响

4.2.2.光照对病原菌的影响

4.2.3pH对病原菌的影响

4.3杀菌剂的筛选

4.3.1杀菌剂平板生物测定

4.3.2杀菌剂盆栽生物测定

第五章讨论

5.1病原菌鉴定

5.2光照对病原菌的影响

5.3 pH值对病原菌的影响

5.4杀菌剂的筛选

5.5蝴蝶花枯斑病病级划分标准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蝴蝶花(IrisjisponicaThunb. )是中国一珍稀野生花卉,为鸢尾科鸢尾属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主要分布于长江以南各省区,如浙江、福建、湖北、湖南、广东、广西、陕西、甘肃、四川、贵州、云南等.其阔长的叶片对有毒气体有很强的耐性,其花多姿多彩,较适宜于作城市绿化植被,所以近年来被全国各地广泛引种栽培.且蝴蝶花也是一种药用花卉,其根可入药,有解毒,消肿止痛之功效.用于泻下通便,肝炎、肝肿大、肝痈、喉痛、胃病的治疗.蝴蝶花在重庆地区是一种较为普遍种植的绿化植物.近年来在蝴蝶花上发现了一种病害,严重的影响了蝴蝶花的生长和它的绿化价值.经查证,前人对此病没有研究报道过.此病症状为:发病初期,叶片上产生带有黄绿色晕圈的褐色圆形小斑点,随后,病斑扩大成为长圆形或不规则形褐色大斑块,直径可长达10cm,宽可达3cm;后期病斑互相连接,导致全叶或半叶成的烧状枯死.由于蝴蝶花一般片植,条件适宜,病害发展迅速,整体上呈现出毁灭状态.为摸清此病害的发生、发展规律,找出适宜的控病措施,该论文对此病害进行了病原菌的分离鉴定、病害命名、病原菌生物学特性及对其有效杀菌剂的筛选的初步研究.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