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330MW机组协调控制系统的优化设计与实现
【6h】

330MW机组协调控制系统的优化设计与实现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一章绪论

1.1引言

1.2单元机组控制出力的基本方式

1.3单元机组协调控制系统的任务和指标要求

1.4单元机组协调控制系统的研究与应用现状

1.4.1理论研究的进展

1.4.2应用研究的进展

1.5协调控制系统的复杂性及面临的问题

1.5.1.协调控制系统的复杂性

1.5.2.协调控制系统面临的主要问题

1.6论文的主要工作

第二章单元机组被控对象模型分析

2.1单元机组动态数学模型

2.1.1炉内燃烧与传热过程

2.1.2管道传递过程

2.1.3汽轮机做功过程

2.2单元机组非线性模型的结构特征

2.3单元机组模型对协调控制系统设计的意义

2.4对模型精度和复杂性的认识

第三章DFB协调控制系统分析及优化

3.1典型的DEB协调控制系统

3.1.1能量需求信号

3.1.2热量信号

3.1.2 DEB400协调控制系统

3.2动态前馈作用对DFB协调控制系统的优化

3.2.1具有超前滞后-环节的动态前馈

3.2.2超前-滞后环节与DEB协调控制系统的结合

3.3 DEB协调控制系统的仿真研究

3.3.1仿真模型说明及控制器参数设置

3.3.2跟随能力检验

3.3.3抗干扰能力检验

第四章330MW机组协调控制系统优化设计

4.1工程应用背景

4.2国电宁夏石嘴山发电有限责任公司330MW机组概况

4.3分散控制系统的组成及特点

4.3.1 Teleperm XP的体系结构

4.3.2 Teleperm XP的技术特点

4.5协调控制系统的总体设计

4.5.1优化设计原则

4.5.2协调控制系统的总体结构及功能

4.6协调控制系统的功能组成

4.5.3负荷指令处理回路

4.5.4滑压运行方式及联合变压曲线设定

4.5.5汽机主控系统

4.5.6锅炉主控系统

4.5.7燃料及送风控制

4.7子系统的优化设计

第五章330MW机组协调控制系统调试及投运

5.1协调控制系统的组态

5.2控制系统静态测试

5.3机组动态特性试验

5.4协调控制系统调试

5.5协调控制系统运行检验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展开▼

摘要

论文在对协调控制系统的发展现状进行系统总结的基础上,对单元机组被控对象的动、静态特性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通过对DEB协调控制系统本质特征的深入分析,从指令信号间接平衡的角度,研究了DEB协调控制系统的优化问题,主要分析了以超前-滞后环节构成的前馈作用的特点、参数与实际物理量的对应关系。结合一个实际的工程项目,给出了基于TelepermXP系统的330MW机组协调控制优化方案,设计了构成DEB协调控制系统的主要回路,并用DCS常规功能模块予以实现。系统投入运行后,机组协调控制系统的控制品质得到了明显的改善,机组能够较好地适应滑压方式运行及AGC控制。

著录项

  • 作者

    王东;

  • 作者单位

    华北电力大学;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 授予单位 华北电力大学;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 学科 控制工程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于希宁,禹红杰;
  • 年度 2008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控制设备;
  • 关键词

    单元机组; 协调控制系统; 优化设计;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