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紫色土耕地质量变化研究
【6h】

紫色土耕地质量变化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第1章文献综述

第2章材料与方法

2.1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2研究目标

2.3研究内容

2.3.1不同施肥制度下紫色土肥力质量的演变

2.3.2紫色土酸化现状、酸化机理和酸化对紫色土质量的影响研究

2.3.3不同施肥制度下紫色土生产力及可持续性研究

2.4技术路线

2.5试验基地概况

2.5.1试验基地气候特点

2.5.2试验基地地形和土壤条件

2.6长期定位试验设计

2.6.1长期定位试验材料

2.6.2长期定位试验设计

2.7紫色土酸化调查与模拟试验

2.7.1紫色土酸化调查

2.7.2紫色土酸化机理研究

2.8分析测定项目及方法

2.8.1长期定位试验取样时期和分析项目

2.8.2分析方法

2.8.3常用术语的定义和计算方法

第3章不同施肥制度下紫色土肥力的演变

3.1土壤有机质含量的时空变化

3.1.1不同施肥处理土壤有机质含量及变化

3.1.2有机质在土壤剖面中的分布

3.2紫色土供肥能力的变化

3.2.1紫色土养分自然供应能力

3.2.2紫色土自然供氮量及其变化

3.2.3紫色土自然供磷量及其变化

3.2.4紫色土自然供钾量及其变化

3.3紫色土氮素肥力的时空变化

3.3.1不同施肥制度对土壤全氮含量的影响

3.3.2不同施肥制度土壤碱解氮含量及变化

3.3.3长期定位施肥对土壤剖面无机氮分布的影响

3.4紫色土磷素肥力的时空变化

3.4.1不同施肥制度土壤全磷和速效磷含量变化

3.4.2水旱轮作对磷在土壤剖面中迁移和分布的影响

3.5紫色土钾素肥力的时空变化

3.5.1不同施肥制度土壤速效钾含量及其变化

3.5.2不同施肥制度土壤缓效钾含量及其变化

3.5.3不同施肥处理土壤全钾含量及变化

3.5.4含氯化肥对土壤钾素含量的影响

3.6 讨论

3.6.1持续水旱轮作对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影响

3.6.2水旱轮作对土壤氮素含量的影响

3.6.3水旱轮作对土壤自然供肥能力的影响

3.7小结

第4章土壤酸化对紫色土质量的影响

4.1长期定位施肥对紫色土酸化的影响

4.1.1长期施用化肥对土壤酸化的影响

4.1.2长期化肥与有机肥配施对土壤酸化的影响

4.1 3化肥种类和用量对土壤酸化的影响

4.1.4轮作方式对土壤酸化的影响

4.2重庆市紫色土酸化现状

4.2.1 20年间紫色土pH值变化

4.2.2重庆市二十年间土壤交换性酸及交换性铝变化

4.2.3重庆市紫色土酸化评价

4.3紫色土酸化机理研究

4.3.1二十年前紫色土酸容量

4.3.2酸雨对紫色土酸度的影响

4.3.3施肥对紫色土酸度的影响

4.3.4酸雨和施肥对紫色土酸化的交互作用

4.3.5不同施肥组合对紫色土盐基淋溶的影响

4.3.6不同施肥组合对紫色土酸缓冲性能的影响

4.4重庆市紫色土酸化趋势预测

4.5小结

第5章紫色土农田生产力及其可持续性

5.1紫色土基础地力产量及其变化

5.1.1无肥区稻麦产量及其变化

5.1.2紫色土基础地力贡献率及其变化

5.2长期定位施肥稻麦产量及其变化

5.2.1不同化肥配施小麦产量及其变化

5.2.2不同化肥配施水稻产量及其变化

5.2.3有机肥以及有机肥与化肥配施对稻麦产量的影响

5.2.4不同化肥用量、品种对稻麦产量的影响

5.2.5不同种植方式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5.3气候对稻麦产量变化的影响

5.3.1气候对小麦产量的影响

5.3.2气候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5.4紫色土生产力可持续性分析

5.5小结

第6章结论与展望

6.1结论

6.2论文的创新点

6.3研究展望及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发表论文及参加课题

展开▼

摘要

保持和提高土壤质量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是保障中国粮食安全的基石.鉴于土壤质量退化对全球食物安全、环境质量及人畜健康的负面影响日益严重的现实,有关土壤质量演变机理和土壤退化的研究已成为国内外土壤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中国有关土壤质量和土壤退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太湖地区水稻土和南方红壤,对黑土和潮土也进行了一些研究,在其它土壤上研究较少.紫色土是中国特有的土壤资源,但是对紫色土质量演变的研究不多,从已有的一些研究看,主要是对紫色土丘陵坡地由于水土流失导致的土壤退化做了一些研究,有关农艺措施对紫色土质量的影响少有报道,而对紫色土稻田质量的研究几乎是空白.长期定位试验是土壤质量演变规律研究的重要方法和手段,土壤质量的演变趋势,单靠短期试验是无法回答的,因为系统中任何一个因素对土壤肥力的影响都是长期积累的结果,没有长期、严格的定位试验,就难以得到正确的结果.为此,该文以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