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华北平原典型农田土壤及作物氧化亚氮通量特征
【6h】

华北平原典型农田土壤及作物氧化亚氮通量特征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资助

第1章文献综述

1大气中的N2O温室效应及其源汇

1.1自然温室效应和增强温室效应

1.2大气中N2O环境效应及其源、汇分布

2土壤中N2O的产生机理及其影响因素

2.1土壤中氧化亚氮产生的机理

2.2影响土壤氧化亚氮产生及排放的因素

2.3农田作物对N2O的排放影响

3地表N2O通量测定方法

3.1箱式方法

3.2微气象法

4 N2O地气交换研究中的存在的问题

第2章引言

2.1研究背景

2.2研究目的和意义

2.3研究内容

2.4研究的技术

2.5论文创新点

第3章材料和方法

3.1试验地点概况

3.2田间实验观测

3.3气相色谱分析

3.4通量计算方法

第4章结果与分析

4.1农田土壤N2O排放特征

4.1.1农田土壤N2O排放日变化

4.1.2农田土壤N2O排放季节变化

4.1.3土壤温度、湿度对N2O排放的影响

4.1.4玉米、大豆和棉花田土壤N2O排放比较

4.2农田作物N2O通量特征

4.2.1农田作物N2O通量日变化

4.2.2农田作物N2O通量季节变化

4.2.3光照强度对棉花、大豆和小麦吸收N2O的影响

4.2.4箱内温度对棉花、大豆和小麦植株吸收N2O的影响

第5章结论与讨论

5.1结论与讨论

5.1.1结论

5.1.2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发表论文及参加课题一览表

展开▼

摘要

本研究于2003年7月至2004年9月在中科院山东禹城综合试验站采用静态箱法原位测定了华北平原典型棉花田、玉米田、大豆田和小麦田土壤及植株N2O通量。研究了华北平原典型农田土壤和作物N2O通量的季节变化与日变化规律及不同气候环境条件下华北平原农田土壤和作物N2O通量变化规律,揭示了影响华北平原农田土壤及作物N2O通量变化的主要环境因子。  通过对数据分析,实验表明当土壤湿度适宜,养分供应充足,气温较高且日较差比较大时N2O日排放呈现与温度日变化密切相关的单峰型日变化。通过对单位叶面积下植株N2O通量变化和光照强度及温度关系的研究,结果表明在较强的光照条件下棉花植株、大豆植株和小麦植株对N2O吸收量较大,而在较弱的光照条件下三种作物植株对N2O吸收量较小。

著录项

  • 作者

    叶欣;

  • 作者单位

    西南大学;

    西南农业大学;

  • 授予单位 西南大学;西南农业大学;
  • 学科 土壤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李瑞雪,李俊;
  • 年度 2005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S152.45;S151.23;
  • 关键词

    氧化亚氮; 农田土壤; 土壤; 华北平原; 通量;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