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区域智能电网低碳效益评价研究
【6h】

区域智能电网低碳效益评价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课题研究内容及方案

第2章 智能电网概述

2.1 中国式智能电网的基本概念

2.2 中国式智能电网的目标与实施的战略意义

2.3 智能电网与绿色电网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智能电网低碳效益分析

3.1 智能电网与节能减排

3.2 区域电力行业碳排放特性分析

3.3 区域智能电网节能减排潜力预测

3.4 智能电网低碳成本效益的定量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智能电网低碳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权重的确定

4.1 智能电网低碳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的理论基础

4.2 智能电网低碳效益评价指标体系

4.3 指标权重的确定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智能电网低碳效益评价模型的构建及实证分析

5.1 评价方法的选择原则及组合评价步骤

5.2 智能电网低碳效益评价模型的构建

5.3 主成分分析

5.4 实证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前,能源与环境问题依然不容乐观,人们开始追求低污染、低排放、低消耗的经济增长方式。在此背景下,在调整能源结构、推动新能源产业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将会是消耗大量化石能源的电力行业。智能电网是未来电网的发展方向,承担着巨大的节能减排任务,它最大的特征之一就是“清洁高效、坚强可靠”,能够有效促进低碳电力经济发展。
  本文针对智能电网低碳效益的评价体系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在分析了国内外智能电网评价内容、评价方法等相关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对我国智能电网的内涵、目标以及实施的战略意义进行了研究。然后分别从智能电网的发、输、配、用电及调度等角度考虑其能够实现的低碳效益,构建了科学全面的智能电网低碳评价指标体系,并提出了以组合评价理论为基础的评价方法。并以云模型改进的层次分析方法确定主观权重,熵权法确定客观权重相结合为基本脉络,针对智能电网低碳指标体系的特点设计了将熵权法、云模型改进的层次分析法、改进理想点法、改进灰色关联度法、主成分分析法等评价方法相结合的基于组合评价理论的智能电网低碳效益评价模型,进而使智能电网的低碳效益评价能够更加科学、可靠、准确及有效。
  本文以南方某省“十二五”规划为基础依据,将设计好的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模型应用于该省智能电网的低碳效益评价。实证分析表明,本指标体系对未来区域智能电网低碳发展的进一步改进和完善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也对未来智能电网的重点发展方向及评价智能电网所产生的社会、经济效益等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著录项

  • 作者

    徐志芬;

  • 作者单位

    华北电力大学;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 授予单位 华北电力大学;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 学科 工商管理;技术经济及管理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李金颖;
  • 年度 2014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TM728.1;
  • 关键词

    智能电网; 低碳效益评价模型; 组合权重;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