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电通信方案与评价模型研究
【6h】

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电通信方案与评价模型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分布式电源特点

1.2.2 分布式电源并网的通信方式

1.2.3 配电通信网新技术

1.3 本文主要工作

第2章 分布式电源并网后的通信需求分析

2.1 分布式电源的种类和特性

2.2 并网通信信息类型

2.2.1 信息分类与分类描述方法

2.2.2 分布式电源与电网交互信息

2.3 含分布式电源的智能配电网通信需求

2.4 智能配电业务与通信方式的匹配

2.5 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电通信方案

2.6 智能配电自动化系统设计

2.7 本章小结

第3章 分布式电源并网通信信息模型

3.1 并网通信信息要求

3.1.1 流量特性分析

3.1.2 带宽需求分析

3.1.3 可靠性要求

3.2 管理业务信息

3.2.1 管理系统的功能

3.2.2 管理业务通信需求

3.3 信息建模

3.3.1 逻辑设备信息模型

3.3.2 逻辑节点信息模型

3.3.3 分布式电源并网信息处理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分布式电源并网通信方式的适应性

4.1 满足IEC61850和IEEE1547的并网通信方式

4.1.1 通信方式的适应性分析

4.1.2 有线通信方式

4.1.3 无线通信方式

4.1.4 IEEE1547建议的分布式电源并网通信协议

4.2 分布式电源并入不同等级配电网的通信方式选择

4.2.1 分布式电源并入380V站的通信方式选择

4.2.2 分布式电源并入110kV站的通信方式选择

4.2.3 分布式电源并入10kV站的通信方式选择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分布式电源并网通信模式评价体系

5.1 分布式电源并网通信方式评价指标

5.2 配网通信方式实用性评价过程

5.3 评价过程示例

5.3.1 评价指标

5.3.2 评价方法

5.3.3 综合评价结果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工作总结

6.2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

致谢

展开▼

摘要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新增配变等配电线路设施数量急剧增加,馈电线路走廊资源越来越少,配网建设及运行管理面临严峻挑战。根据我国新能源政策的发展战略,未来分布式电源大规模并网是解决传统发电污染问题的必然方向。针对分布式电源并网的技术方案和标准,专家学者们已经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总结分布式电源在国内存在的并网难点问题,可归结信息通信技术上的障碍使其并网时的潮流、谐波、安全运行等方面问题产生时不能有效的动作。 本文总结了分布式电源并网和智能配电网的通信需求,提出了适合各类业务的通信方式,以此为基础采用骨干层、接入层、汇聚层的三层结构建立了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电通信系统和建设方案。分析了IEC61850和IEEE1547标准对分布式电源并网的相关规定,按照国网关于配电网规划的导则和技术导则提出了完整的分布式电源并网信息需求、分布式电源分类方法和面向对象的信息建模方法,建立了并网分布式电源与电网交互的信息模型。最后结合具体地区通信业务的需求和并网地区的特点,研究各通信技术与DER并网业务的匹配性,对DER并入10kV站的不同通信方式创建了共性的评价指标体系,进一步采用模糊一致的AHP评价方法,对各通信方式进行评价并给出指导建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