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蟠龙500kV输变电工程进度管理优化研究
【6h】

蟠龙500kV输变电工程进度管理优化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状况

1.3 课题研究内容

第2章 工程项目进度管理相关理论

2.1 工程项目分解结构

2.1.1 工作分解结构模型

2.1.2 WBS模型的功能与作用

2.1.3 建立WBS模型的依据及原则

2.1.4 建立WBS模型的方法

2.2 工程项目进度管理基础理论

2.2.1 进度管理的定义

2.2.2 项目网络图

2.2.3 关键路径

2.3 工程项目进度控制理论

2.3.1 工程项目进度控制的原则

2.3.2 工程项目进度控制的主要方法

2.4 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应用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输变电工程进度管理状况分析

3.1 输变电工程特点及管理模式

3.1.1 输变电工程的特点

3.1.2 输变电工程的管理模式

3.2 输变电工程进度控制与调整

3.2.1 项目进度影响因素

3.2.2 对工程进度的实时监测

3.2.3 对进度偏差进行调整

3.3 输变电工程进度管理存在的问题

3.3.1 项目计划工期过长

3.3.2 项目安全时间的丢失与分析

3.3.3 信息化管理手段的不足

3.4 输变电工程常用技术的缺点

3.4.1 CPM技术的缺点分析

3.4.2 PERT技术的缺点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构建输变电工程关键链技术模型

4.1 关键链技术的基本思想

4.2 关键链技术提出的考虑及优点

4.2.1 关键链技术提出的考虑

4.2.2 关键链技术的优点

4.2.3 应用关键链技术的预期效果

4.3 关键链技术模型的应用方法

4.3.1 识别项目的关键链

4.3.2 缓冲区大小的设置

4.4 缓冲区的管理方法

4.4.1 缓冲区的消耗分析

4.4.2 对缓冲区的管理机制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蟠龙输变电工程进度优化实例分析

5.1 项目基本情况介绍

5.2 项目的主要工序分析

5.2.1 项目工序的逻辑关系分析

5.2.2 工序主要资源需求分析

5.3 基于关键链技术的进度优化

5.3.1 构建项目进度计划

5.3.2 识别关键链

5.3.3 解决资源冲突

5.3.4 插入并计算缓冲区

5.3.5 利用缓冲管理机制进行进度控制

5.4 通过信息系统推动进度管理优化

5.4.1 以信息系统作为平台

5.4.2 计划编制与审批

5.4.3 项目实际进度的记录与更新

5.4.4 项目执行情况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及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展开▼

摘要

工程项目进度管理被视为输变电工程项目管理中最关键的一个部分。不仅成本和质量对工程项目的进度有着有制约作用,工程项目的进度更是对项目的成本和质量有着直接影响。目前,输变电工程项目最常见的方法有:甘特图法、关键路径法及计划评审技术法等。采用这些方法,来避免输变电工程项目中诸多不确定性因素带来的影响,从而实现对进度有效管理的目的。但是,当常用的进度管理方法应用于输变电工程项目时,通常会出现工期延长、项目安全时间丢失等一系列弊端,使得这些问题的发生不仅仅是由于工程不确定性、管理团队失误等因素而出现,同时也包括“学生综合症”、“帕金森”定律等对项目进度管理的制约和阻碍。此外,传统的CPM/PERT技术在进行进度管理控制的过程中,存在显著的缺点,例如工期时间预计太长,传递信息量小,对人为的因素考虑不全面等等。 所以,本文在对山东省输变电工程项目进行研究时,使用关键链技术来实现管理进度的优化,关键链技术还采用了50%的工序历时估计,消除过多的时间裕量,并压缩了工期,解决了工期计划过长、项目安全时间丢失的问题;从整个工程项目的全局考虑,我们要合理分配资源,充分利用整个项目的人力、物力以及财力等等,顾全整个项目活动的先后约束,而且兼顾活动间的资源约束,建立消除了“资源瓶颈”的网络计划,强调全局最优和整体最优;并通过缓冲区的设置与管理来更好的消除不确定因素对项目的影响,同时使产生的积极偏差聚合到缓冲区,确保编制的项目进度计划能按照要求完成。本文在构建关键链技术的模型后,通过引入信息管理系统来更好地实现工程现场信息与业主后台的双向沟通,保证优化后的网络计划能够在工程进度管理中得以更好的传递并控制,并以500kV输变电工程项目为实例进行了具体的项目讨论。本文将进度管理与输变电项目有机的结合为一个整体,给类似的项目管理提供一个参考依据,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和可行性。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