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智能电网需求侧用户行为与移动社会网络互影响研究
【6h】

智能电网需求侧用户行为与移动社会网络互影响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1.4 内容安排

第2章 智能电网需求侧用户行为分析

2.1 智能电网需求侧分析

2.2 电动汽车行为分析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MSN影响力分析

3.1 典型的社会网络分析

3.2 多层社会网络分析

3.3 MSN分析

3.4 MSN影响因子

3.5 MSN影响因子建模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MSN对电动汽车充放电行为影响模型

4.1 模型可行性分析

4.2 基于MSN影响的粒子群优化算法

4.3 算法流程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算例分析

5.1 仿真数据设置

5.2 仿真结果分析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他成果

致谢

展开▼

摘要

作为电网未来发展方向的代表,智能电网从诞生之日起,一直是研究和应用的热点。国家电网公司已制定出坚强智能电网发展战略和整体规划,而需求管理则是重要组成部分和关键环节之一。电动汽车作为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充放电行为会对电力系统的稳定性提出了严峻的挑战。移动社会网络是以社会交互为目的的网络,依托移动终端与移动互联网发展壮大。未来的电动汽车将作为车联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将会不可避免地参与到基于移动社会网络的交互活动中,其个体(电动汽车)行为受到主网(移动社会网络)的影响。
  本文针对电动汽车充放电对电力系统负荷的影响,总结了智能电网需求侧的管理内容及方法,分析了电动汽车的充放电的约束情况,结合分时电价,设定了充放电目标,建立了基本充放电预测模型。与此同时,分析移动社会网络的特性,给出了移动社会网络的影响力模型,目的解决在交互活动对个体行为的影响。将影响力模型应用于电动汽车的充放电模型,建立了最终的基于移动社会网络的电动汽车充放电预测模型。通过仿真,对比无移动社会网络与基于移动社会网络的电动汽车充放电行为,后者可以更好地维护电力系统的稳定性与可靠性,同时兼顾用户利益。管理者也可以通过这个预测模型进行调控,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