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计及环境资源因素的不同能源发电成本及替代效果研究
【6h】

计及环境资源因素的不同能源发电成本及替代效果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关于环境成本的研究

1.2.2 关于资源成本的研究

1.2.3 关于能源替代的研究

1.3 本文主要工作

第2章 中国不同电源上网电价现状研究

2.1 当前上网电价国际比较

2.1.1 火电电价比较

2.1.2 光伏电价比较

2.1.3 风电电价比较

2.2 电价分解

2.2.1 火电电价分解

2.2.2 风电电价分解

2.2.3 光伏电价分解

2.3 中国电价计量缺陷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完全成本的电力价格计量

3.1 完全电价的构成

3.2 经营期电价法

3.2.1 火电经营期电价

3.2.2 风电经营期电价

3.2.3 光伏经营期电价

3.3 环境成本研究

3.3.1 环境外部性评估

3.4 资源耗减成本

3.5 完全电价计算结果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风光火三种电源替代关系研究

4.1 弹性理论

4.2 Translog成本函数模型

4.2.1 AES模型

4.2.2 MES模型

4.3 基于实证的电力弹性关系

4.3.1 数据准备

4.3.2 回归及假设检验

4.3.3 弹性结果及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对电力结构的影响要素分解

5.1 向量自回归

5.1.1 ADF单位根检验

5.1.2 Johansen协整检验

5.1.3 Granger因果检验

5.1.4 AR根检验

5.1.5 脉冲响应与方差分解

5.2 影响要素总结

5.3 基于完全电价的政策建议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研究成果和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他成果

致谢

展开▼

摘要

随着社会、经济不断的发展,电力工业的发展规模不断扩大,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的比重不断增加,电力行业作为社会经济发展支柱之一,在我国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扮演着无可取代的角色。中国电力生产以火电为主,其中,火电比重比世界平均水平高出近40个百分点,而可再生清洁电力的比重偏低。因此,设计良好的价格机制,通过市场力量引导电力消费结构的变化非常重要。
  本文首先对比国内外风电、光伏、火电的电价水平,将三种电源的发电成本及成本构成进行分解,探讨了三种电源发电的电价构成。发现无论是风能机组还是光伏机组都呈现成本不断下降的趋势,未来的风能发电和光伏发电单位成本必将不断下降,其成本优势会逐渐凸显出来。
  接着,本文构建了包含经营期电价、环境成本、资源耗减成本在内的完全电价计量体系。文中首先计算风、光、火的经营期电价,用ExternE模型、UWM、“自上而下”、影子价格、交易法等方法分别计算火电的单位电量环境成本,同时采用使用者成本法计算了火电的使用者成本,在此基础上得到三种电源的完全电价。
  然后,本文利用弹性理论研究了三种电源之间的替代关系。基于Translog成本函数的CPE价格弹性和MES净价格弹性计算方法,建立包含风、光、火电的一个电力消费系统,测算了我国2007-2014年间风、光、火电的自价格弹性、交叉价格弹性和净价格弹性。然后基于向量自回归(VAR)模型,做了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脉冲分析和方差分解,判断各种要素在影响电源发电占比变化的过程中发挥作用的程度。综合判断,发现风、光、火的经营期电价Pw、Ps、Pc就是影响其发电比重的重要因素。
  最后,本文结合完全电价模式,提出以调整电价的方式推动改变电力市场消费格局,推进可再生电力的发展,抑制传统火电发展的建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