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电网调控一体化的运行管理项目优化与评价研究
【6h】

基于电网调控一体化的运行管理项目优化与评价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和方法

第2章 相关理论研究

2.1 项目管理概述

2.2 管理模式优化理论

2.2.1 管理优化理论

2.2.2 组织优化理论

2.3 技术支撑体系优化理论

2.3.1 技术支撑体系优化原则

2.3.2 技术支撑体系优化要求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电网调控一体化运行管理现状分析

3.1 传统的电网运行管理模式

3.1.1 变电站运行管理模式

3.1.2 电网调度运行管理模式

3.2 电网调控一体化运行管理现状及问题

3.2.1 电网调控一体化运行管理现状

3.2.2 电网调控一体化运行管理特点

3.2.3 电网调控一体化运行管理存在问题

3.3 电网调控一体化技术支撑体系现状及问题

3.3.1 电网调控一体化技术支撑体系现状

3.3.2 电网调控一体化技术支撑体系存在问题

3.4 电网调控一体化运行管理改进建议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晋城电网调控一体化运行管理模式优化

4.1 电网概况

4.2 调控一体化运行管理现状

4.3 组织结构优化

4.3.1 调度控制中心组织结构优化

4.3.2 运维机构组织结构优化

4.3.3 配运检修中心组织结构优化

4.4 业务分工优化

4.4.1 调度控制中心业务分工优化

4.4.2 运维机构业务分工优化

4.4.3 配网运检中心业务分工优化

4.5 管理方法优化

4.5.1 调度控制中心管理方法优化

4.5.2 运维机构管理方法优化

4.5.3 配网运检中心管理方法优化

4.6 调控一体化运行管理模式优化的效果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晋城电网调控一体化技术支撑体系优化

5.1 厂站端系统优化

5.2 主站端系统优化

5.2.1 操作系统优化

5.2.2 应用支持平台优化

5.2.3 应用软件优化

5.3 调度数据传输系统优化

5.3.1 调度数据网优化

5.3.2 调度数据网通道优化

5.3.3 调度数据网业务优化

5.4 调控一体化技术支撑体系优化的效果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晋城电网调控一体化运行管理项目评价

6.1 层次分析法介绍

6.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6.2.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6.2.2 评价指标选取

6.3 评价方法构建

6.4 评价模型构建

6.5 具体评价过程

6.6 本章小结

第7章 研究成果和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致谢

作者简介

展开▼

摘要

随着我国电力事业的日渐成熟以及电网技术的不断完善,传统的电网管理模式很难适应当前发展的要求。2010年,国家电网“三集五大”体系的提出促进了坚强的智能电网建设,以适应电网快速发展的要求。其中,“大运行体系”的核心重点电网调控一体化,就是在保证电网安全的基础上,对电网调度和设备集控功能实施集约融合和统一管理,促进各级调控一体化运作。电网调控一体化相较之前的电网管理模式更符合我国电力系统的运行发展目标。为加快智能电网的建设,近年来,各省市电力公司纷纷积极推进调控一体化系统的完善工作,将先进的输变电设备智能监测、分析、集中调控业务并入传统的电网调度机构。
  在此基础上,如何优化电网调控一体化管理模式,进一步明确生产业务分工,简化机构设置,创新管理方式成为电网调控一体化管理模式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针对电网调控一体化在管理方面存在的不足,利用项目管理中的优化管理理论,结合晋城地区调控一体化运行管理现状,提出晋城电网调控一体化运行的现代化管理模式,同时优化了相应的技术支撑体系,最后对优化后的晋城电网调控一体化系统进行了技术经济评价。优化后的晋城电网调控一体化系统在安全性、稳定性和便捷性方面都得到了较好的效益。与传统的电网运行系统和调控一体化初级阶段运行系统相比较而言,实现了电网运行管理效率和水平的全面提升,更加适应未来智能电网的发展要求。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