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电网电气参量传输增益的窃电辨识方法
【6h】

基于电网电气参量传输增益的窃电辨识方法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线损定义与构成

1.1.2 窃电定义与常见窃电手段

1.1.3 窃电现状

1.1.4 研究窃电辨识方法的必要性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本文主要工作及创新点

第2章 窃电判据

2.1 电气参量的选择

2.2 电气运行参量的传输关系

2.2.1 支路上电气参量传输关系分析

2.2.2 节点上电气参量传输关系解析

2.3 窃电的理论判据

2.3.1 基于电气参量传输一致性的窃电判据

2.3.2 基于阻抗形式的窃电判据

2.4 判据的修正

2.4.1 考虑电压相角信息缺失的判据修正

2.4.2 考虑电网频率变化的判据修正

2.4.3 考虑线路电阻随温度变化的判据修正

2.5 窃电定位与窃电功率计算方法推导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T接接线窃电辨识方法

3.1 T接接线

3.2 T接接线模型

3.3 T接接线上各电气参量传输关系分析

3.3.1 功率传输关系

3.3.2 电压传输关系

3.4 T接接线窃电判据

3.5 考虑电压相角信息缺失的判据修正

3.6 T接接线公共节点数据补全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判据实际应用中的若干问题

4.1 电气参量计量值的获取

4.2 稳态数据的获取

4.2.1 获取稳态数据的必要性

4.2.2 获取稳态数据的方法

4.3 考虑实际计量精度的判据修正

4.4 不同潮流断面下判据的应用

4.5 窃电电量计算

4.6 窃电辨识方法流程图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算例分析

5.1 引言

5.2 仿真模型的建立

5.2.1 数据来源

5.2.2 Matlab仿真算例

5.3 算例仿真分析

5.3.1 线路正常运行时

5.3.2 同一潮流断面下窃电案例分析

5.3.3 不同潮流断面下窃电案例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展开▼

摘要

窃电现象的存在既严重扰乱用电秩序,又导致管理线损居高不下。现有窃电辨识理论没有探寻电网稳态运行过程中电气参量的内在规律,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本文提出基于电气参量传输增益的窃电辨识方法,在电网结构确定的情况下,能够根据电网实时运行数据判断用户用电状况是否合理。
  首先,选取功率、电压两种电气运行参量作为判据参考量;其次,解析分析电网稳态运行时窃电线路上功率、电压两类电气参量的传输特性;进而提出不随电网运行状态变化而改变的窃电判据,该判据包括基于电气参量传输一致性的窃电判据、阻抗形式的窃电判据和T接接线窃电判据。当电气参量测量值不满足判据一致性要求时,判断出现窃电,该时间点为窃电起始点,而当测量值重新满足条件时,判断窃电结束,该时间点为窃电结束点。依据以上判据,还能给出准确定位窃电位置点、计算窃电负荷、记录窃电时间的方法,从而补全正常运行时T接接线公共节点数据。依据实际配电网络建立仿真模型,通过实例分析验证了论文所提窃电辨识理论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与现有窃电辨识方法相比,由于本文提出的基于电网电气参量传输增益的窃电辨识方法最核心的理论基础在于功率传输关系和电压传输关系,这两类关系实质是电网阻抗匹配关系的体现。对于同一条支路而言,其功率传输关系与电压传输关系所对应的阻抗匹配特性一致,因此,由此产生的窃电判据不随电网运行状态变化而改变,并能够实现远程实时监测线路运行状况与用户用电情况,为窃电辨识工作提供了完善的理论支撑。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