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面向居民用户的自动需求响应系统应用研究
【6h】

面向居民用户的自动需求响应系统应用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1 背景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论文工作内容与组织结构

第2章 自动需求响应概述

2.1 传统需求响应

2.1.1 传统需求响应的基本概念

2.1.2 传统需求响应的缺陷

2.2 需求响应模式分类

2.3 自动需求响应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居民用户典型需求响应支撑技术

3.1 居民用户用电设备模型及特性分析技术

3.1.1 空调

3.1.2 热水器

3.1.3 冰箱

3.1.4 洗衣机

3.1.5 风扇

3.2 居民用户用电行为分析技术

3.2.1 聚类分析

3.2.2 关联度分析

3.2.3 基于约束信息的关联规则挖掘方法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面向居民用户的自动需求响应系统架构

4.1 总体系统架构设计

4.2 面向居民用户的自动需求响应系统逻辑功能架构

4.3 面向居民用户的自动需求响应系统物理架构

4.4 面向居民用户的自动需求响应系统通信信息架构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面向居民用户的自动需求响应实现方案设计

5.1 总体实现方案设计

5.2 需求响应任务分配机制

5.3 负荷设备响应方案决策机制

5.3.1 用户响应参与度影响因素分析

5.3.2 用户负荷削减能力分析和辨识

5.3.3 响应方案决策方法

5.4 基线计算方法

5.5 本章小结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展开▼

摘要

随着能源互联网技术概念的不断深化,供给侧可再生能源接入量不断增多,而需求侧的柔性负荷也呈现多元化发展的趋势,因此,电力系统的供需平衡也面临了全新的发展需求。在需求侧的用户群中,居民用户是数量最多,也是用电可调节弹性最大的用户群体,其负荷设备的多样性和用户行为的差异性决定了其良好的可调控特性;但居民用户存在单用户用电量小、数量多、分布不规则的特点,因此,充分调动居民用户的可响应能力,提升用户响应意愿,是智能用电技术发展的必然需求。
  针对这一问题,目前国内外已有相关研究开展,相对于传统需求响应方式,自动需求响应能够一定程度上避免用户响应的主观性造成的不确定性,成为了需求响应技术发展的趋势。本文基于对相关背景和研究现状的分析,提出设计了面向居民用户的自动需求响应系统,基于用户典型负荷设备建模和特性分析技术、用户用电行为分析技术,提出了面向居民用户的自动需求响应系统总体架构,并对功能架构、物理架构、通信信息架构及系统安全架构等进行了详细说明;进一步地,为能够将架构设计与实践应用相结合,给出了面向居民用户的自动需求响应实现方案设计,在整体的实现流程下,对于需求响应任务分配、设备响应方案以及基线计算等具体环节进行了详细的方案设计,从整体上为居民侧自动化需求响应的实现提供了可借鉴性方案,对于推进自动化需求响应系统的应用具有一定的意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