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智能电网效益分析指标体系及评价模型研究
【6h】

智能电网效益分析指标体系及评价模型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智能电网国内外综合效益评价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研究创新点

第2章 国内外智能电网理论体系及产业发展现状

2.1 国外智能电网理论体系及其产业发展现状

2.1.1 理论体系概述

2.1.2 产业发展现状

2.2 国内智能电网及其产业发展现状

2.2.1 理论体系概述

2.2.2 产业发展现状

第3章 智能电网复合效益的多角度技术分解

3.1 发电侧主要技术

3.2 电网侧主要技术

3.2.1 输电环节

3.2.2 变电环节

3.2.3 配电环节

3.3 用电侧主要技术

3.4 信息平台主要技术

3.5 智能电网的复合效益形成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智能电网复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

4.1 指标体系建立原则

4.2 智能电网经济效益指标

4.2.1 发电侧关键经济效益指标

4.2.2 电网侧关键经济效益指标

4.2.3 用电侧关键经济效益指标

4.3 智能电网环境效益指标

4.3.1 发电侧关键环境效益指标

4.3.2 电网侧关键环境效益指标

4.3.3 用电侧关键环境效益指标

4.4 社会效益分析

4.5 基于模糊层次法的效益指标权重确定

4.5.1 模糊层次法介绍

4.5.2 权重设计数据收集

4.5.3 综合评价权重设计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模糊层析分析法的智能电网项目效益评价

5.1 光伏电站并网型项目

5.1.1 项目背景

5.1.2 模糊权向量设计数据收集

5.1.3 模糊权向量设计

5.2 分布式光伏发电型项目

5.2.1 项目背景

5.2.2 模糊权向量设计数据收集

5.2.3 模糊权向量设计

5.3 公交充换电型项目

5.3.1 项目背景

5.3.2 模糊权向量设计数据收集

5.3.3 模糊权向量设计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展开▼

摘要

为了改变全球气候变暖和环境污染现状,降低对日益稀缺的传统化石能源的依赖程度,加大对新能源的利用,世界主要发达国家都将发展智能电网作为其国家战略和决策。基于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现状和生态环境,建设智能电网是电力系统发展乃至推动能源革命的重要战略,在应对气候环境变化、保障能源安全、带动国家产业升级中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同时,智能电网作为重要的能源配置和输送平台,从投资建设到生产运营的整个过程都将对能源生产和利用、生态环境、国民经济、社会民生等多方面带来较大效益。
  本文在研究国内外综合效益评估模型的基础上,结合智能电网在电力系统信息平台、发电、输电、变电、配电、用电6个环节的相应技术组成及其建设发展状态,分析智能电网在环境、经济、社会三方面的综合效益,并构建了评价智能电网建设项目在环境、经济这两方面效益影响效果的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对各项指标确立权重,并基于模糊数学分析法提出智能电网建设项目的综合评价流程。
  最后本文选取大规模光伏并网电站项目、分布式光伏发电微网项目和公交充换电站项目三个智能电网建设项目,运用所建立的智能电网效益分析指标体系以及模糊层次法来综合分析各个项目的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评价结果显示此三个项目都能具有良好的综合效益。

著录项

  • 作者

    李若晨;

  • 作者单位

    华北电力大学;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 授予单位 华北电力大学;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 学科 工业工程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谭忠富,张玮;
  • 年度 2017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F426.61;F425.7;
  • 关键词

    电力企业; 智能电网; 项目管理; 经济效益; 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