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碰撞经典,透视本质——《坠落的人》的神话原型解读
【6h】

碰撞经典,透视本质——《坠落的人》的神话原型解读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Chapter 1 Introduction

1.1 Literature Review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Thesis

1.2 Myth-Archetypal Criticism

Chapter 2 Archetypal Images

2.1 Apocalyptic Images

2.1.1 Park–Garden of Eden

2.1.2 Water–A Symbol of Salvation

2.2 Demonic Images

2.2.1 Alzheimer’s disease–Punishment for the Suspicion to God

2.2.2 Affairs—Broken Family Ethics

Chapter 3 Archetypal Characters

3.1 Male Archetypal Characters

3.1.1 Amir—Satan

3.1.2 Hammad—Scapegoat

3.2 Female Archetypal Characters

3.2.1 Lianne—The Earth Mother

3.2.2 Elena—Siren

Chapter 4 Archetypal Motifs

4.1 The Motif of Quest

4.2 The Fall and Redemption

Chapter 5 Conclusion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展开▼

摘要

唐·德里罗(1936—)被誉为美国当代最优秀的小说家之一,既拥有广大读者又在评论界享有盛名。迄今为止,他已创作17部小说、5部剧作以及若干短篇小说和短文。《坠落的人》于2007年出版,旋即在美国受到普遍好评,被认为是“9·11”小说的代表作品。作品以震惊世界的“9·11”恐怖袭击为题材,文笔刻画细腻,形象地呈现了当代的社会冲突和人们的心灵挣扎。自问世以来,《坠落的人》吸引了国内外学术界的广泛关注。评论家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创伤体验和后现代写作技巧。本文试图从神话原型批评的角度来解读德里罗的《坠落的人》,分析作品中的经典原型,力图挖掘作品原型背后隐藏的深刻含义,以便于读者对作品有更透彻的了解。
  本论文由五个章节组成。第一章简要介绍德里罗及其作品《坠落的人》、神话原型批评理论,回顾以往国内外学者对小说所做的相关研究。
  第二章分析《坠落的人》中的神话原型意象,包括天启类意象和魔怪类意象。天启类意象中的公园和水代表了人类向往的天堂世界和渴求的救赎与新生。魔怪类意象中的老年痴呆症是对上帝、对信仰心存怀疑的惩罚,男女主人公之间的偷情则体现了现代破碎的家庭伦理。
  第三章探讨小说中的原型人物,包括两个小节,分别分析了阿米尔和哈马德两个男性人物以及丽昂和埃莱娜两个女性人物。原型人物的分析丰富了人物性格,也使读者更加清晰透彻地了解人性。
  第四章分析小说中出现的追寻主题和坠落与救赎主题。德里罗揭示了当代社会中的信仰、伦理危机,反映了人类相互倾轧和自我迷失,以及在此情况下人们进行的艰辛追寻与自我救赎。
  最后一章为论文的结语部分。本章对前几章的分析进行简要的概述。《坠落的人》中多种原型的运用不仅展现了德里罗高超的创作才能,也大大增强了小说的深刻性与普遍性意义。从神话原型批评角度解读小说,为作品解读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方向,重新阐释了文本背后隐藏的内涵,同时也让人们懂得分辨善与恶,经历追寻与迷茫,多角度看待社会问题,即使处境艰难,也应该保持坚定信念,勇敢地面对人生。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