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京津冀地区节能减排政策协同效应研究
【6h】

京津冀地区节能减排政策协同效应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协同理论的应用与政策协同

1.2.2 政策协同效应与协同机制

1.3 研究内容与方案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案

1.4 预期成果及可能的创新点

2.1.1 协同理论

2.1.2 区域治理理论

2.1.3 区域一体化理论

2.2 政策相关理论

2.2.1 节能减排政策

2.2.2 政策协同理论

2.2.3 政策内容分析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京津冀协同发展分析

3.1 京津冀三地发展现状

3.1.1 三地社会经济发展现状

3.1.2 三地环境发展现状

3.2 协同发展的演进历程

3.3 协同发展成果与存在问题

3.3.1 发展成果

3.3.2 存在问题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京津冀地区节能减排政策分析

4.1 节能减排政策规划

4.1.1 节能管理

4.1.2 污染管控与清洁生产

4.1.3 节能减排综合规划

4.2 政策分类

4.2.1 政策文本搜集

4.2.2 政策分类依据

4.2.3 政策分类结果

4.3 节能减排政策主体与工具分析

4.3.1 政策制定主体频数分析

4.3.2 政策工具频数分析

4.3.3 政策统计结果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京津冀地区节能减排政策协同效应分析

5.1 模型构建

5.1.1 复合系统协同度模型

5.1.2 政策量化标准

5.2 政策协同效应实证分析

5.2.1 数据收集

5.2.2实证分析

5.2.3 对策建议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研究成果和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他成果

致谢

展开▼

摘要

京津冀地区是继长三角、珠三角以来我国第三个综合性的地域单元,也是我国北方经济实力最强的地区,是中国未来经济发展中最具潜力的地区之一,京津冀协同发展是当前中国三大国家战略之一,拥有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发展前景光明。然而,京津冀地区当下面临着严峻的生态环境恶化、城镇发展失衡、城乡发展差距不断扩大等突出问题,尤其是日益严重的华北雾霾问题,严重威胁着人民健康、影响着人民的正常生活。京津冀地区幅员辽阔,地区发展不平衡问题由来已久,北京有“大城市病”问题,天津与河北则面临着产业转型与产业升级的瓶颈。为了解决京津冀地区日益严重的环境、能源问题,政府部门颁布了大量的节能减排政策,然而在政策实施中,受制于“行政区”的掣肘,京津冀三地做不到高效的沟通与交流,京津冀地区节能减排政策之间存在着相互冲突和能效相抵问题。
  为解决京津冀地区能源环境问题,实现节能减排的政策目标,需要京滓冀三地走出区域壁垒,形成经济区的发展模式,从而走出一条科学持续的协同发展之路。本文旨在研究京津冀地区节能减排政策的协同问题。本文对区域协同发展理论以及节能减排政策协同效应的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了回顾与梳理,确立了京津冀地区节能减排政策协同效应研究的理论基础,并将京津冀地区节能减排政策系统进行量化,以规划性政策与实施性政策为子系统求得政策协同度,分析了京津冀地区节能减排政策协同状况以及其背后的原因。
  研究结果表明1998-2016年这19年间,京津冀地区节能减排政策的协同状况并不十分理想,总的趋势甚至出现不断下降的情况。京津冀地区节能减排政策协同度较低的主要原因包括政策体系不完备、地区之间发展的不均衡、规划性政策与实施性政的割裂、政策激励不足等问题。规划性政策与实施性政策的协同能有效推动地区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但政策协同的决策机制、各地区各部门间的协调机制与政府节能减排考核机制尚未完善。因而对于京津冀地区节能减排政策的制定与实施,必须思考如何改善地区之间产业发展不均衡的问题,如何摆脱“行政区”的限制,形成“经济区”的发展模式与发展路径。

著录项

  • 作者

    张优;

  • 作者单位

    华北电力大学;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 授予单位 华北电力大学;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 学科 应用经济学;产业经济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赵新刚;
  • 年度 2018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地方经济;
  • 关键词

    京津冀地区; 经济建设; 节能减排政策; 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