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所有权、控制能力与企业的权威性质
【6h】

所有权、控制能力与企业的权威性质

代理获取

目录

提要

Abstract

第一章导论

第一节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研究的方法论基础

一、坚持社会性、历史性和制度分析相结合

二、一些具体的方法论问题

第三节几个基本假设和基本概念

第四节本文的内容安排

第二章对所有权概念的思考:新旧产权方法的比较研究及其发展

第一节前言

第二节旧产权方法中的所有权和产权

一、科斯(1960)对于产权的理解

二、旧产权方法中的所有权

三、解决所有权概念不明确问题的几种尝试

四、巴泽尔关于资产和资产属性的观点

第三节新产权方法中的所有权和产权

一、新产权方法对于科斯没有解决问题的答案

二、完备和不完备契约以及经济组织

三、新产权方法的基本结构

第四节新产权方法中存在的问题

一、剩余控制权概念的问题

二、执行上区别对待的问题

三、考察雇佣关系中存在的问题

第五节对于所有权的一个更宽泛的理解

一、一个例子

二、进一步地讨论

第六节结论

第三章企业的权威性质

第一节企业的契约性质

一、企业契约性质的理论回顾

二、对于剩余权利问题的关注

第二节企业是促进专用性投资的契约组合

第三节对于企业契约特性的理解在于了解它的权威性

第四节小结

第四章对资本雇佣劳动逻辑的批判性回顾

第一节社会条件的考察:马克思的解释

第二节团队监督的考察:阿尔钦和德姆塞茨的解释

第三节财富限制与信贷市场

一、财富、激励和有限责任

二、在信贷市场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问题

三、财富、企业家经营能力信号与监督

第四节主观风险偏好的解释

一、保障及其相应的道德风险问题

二、融资相关的风险规避问题

三、对于风险偏好差异说的批判性反思

第五节资产专用性的一种解释

一、从外部租赁资产与资产专用性

二、共同所有权和资产专用性

第六节其他解释

一、集体选择:决策过程的一种解释

二、讨价还价的解释

三、组织生命周期和组织声誉(reputation)的解释

四、组织租金占用(Appropriation of entrepreneurial rents)的解释

第七节资本雇佣劳动还是劳动雇佣资本:权力角度的理解

一、从权力角度解释资本雇佣劳动

二、劳动雇佣资本的可能性

三、劳动雇佣资本条件下的公司治理问题

第八节小结

第五章权威来源的解释:讨价还价能力的规范分析

第一节导论

第二节基础性框架

第三节从关键性资产的控制能力来理解专用性投资

第四节两种解释的进一步比较

一、所有权对投资的不利影响

二、有限的所有权供给

第五节内部组织的作用

一、两项任务

二、内部组织的作用

三、剩余控制权的补充作用

第六节理论的应用

一、对于分工作用的解释

二、所有权负面作用的应用

小结

第六章加强权威性的制度环境分析

第一节从福特的案例理解效率工资假说的深层涵义

第二节从权威的角度理解日本的长期雇佣制度

一、日本企业的雇佣习惯

二、从权威的角度看晋升、年功序列工资和长期雇佣关系

第三节公有企业获取的制度设计

小结

第七章市场环境、控制能力与企业产权制度的变迁

第一节控制能力与产权制度的变迁

一、计划配置、行政垄断与国有产权

二、竞争、企业家才能和产权变迁

第二节控制能力的获得与激励机制

一、剩余索取权与控制能力的不对称性

二、控制能力的回报

第三节所有权与控制能力

第四节对于我国企业改革的启示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摘要

该文努力从对于关键性资源的控制能力的角度来理解企业的所有权以及企业的权威性质.该文的研究基础主要是新旧产权方法.该文主要观点如下:第一,该文综合两种新旧产权方法,给出一个所有权的更宽泛的理解并通过一个例子来展示这一含义.第二,企业促进专用性投资的契约组合,企业存在的意义是促进专用性投资,从而使企业的总租金更大,对于关键性资产的控制能力是权威的来源的观点.第三,该文提出应该从对于关键性资产的控制能力的角度理解资本雇佣劳动还是劳动雇佣资本的问题.第四,在不完备契约的假设下,我们发展了一个模型对理论进行了验证.第五,该文总结了现实中加强企业权威性的一些制度设计.第六,该文通过对杉杉集团、横店集团和许继集团的考察说明了企业权力的来源是对于关键性资源的控制能力,关键性资源的控制能力的变化会促使产权制度发生相应的变迁.企业家能力会促进企业业绩的提高,而关键性资源的控制能力又促进了企业家进行相关的专用性投资,因此除了利润分享权和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