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从气象地理学角度探讨中医五行生克制化规律的科学内涵
【6h】

从气象地理学角度探讨中医五行生克制化规律的科学内涵

代理获取

目录

原创性声明及关于学位论文使用授权的声明

1 前言

2文献综述 五行学说近十年研究进展概况

3导师对五行学说的研究认识

4对导师观点的阐发研究

5气象资料印证研究

6讨论

7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致谢

展开▼

摘要

我国古代先民在“天人相应”的整体恒动观的哲学思想指导下,通过漫长时期实践经验的积累,逐渐抽象升华而总结创立的五行学说,对于我国古代各个学科的完善和发展都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五行学说的核心内容即是生克制化规律,反映了五行系统内部的自稳动态协调机制。五行学说的创立非一人一时之作。因此,五行系统内部生克制化规律,也不可能是通过五种物质物态间的简单的物理变化而发现总结的。应该从“道法自然”更高的角度去认识这一学说的深刻内涵。这样研究既不失古人本义,又可为巩固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科学学术地位打下坚实的基础。导师高思华教授在多年对气化学说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对五行学说的独到见解,他指出:“五行学说生克制化规律是古人在观测气象、物候、地理环境的生化特点基础上逐渐总结发现的。因此,五行学说生克制化规律的‘道之所生’是源出于自然界气象、地理现象的‘侯之所始’。”基于以上认识,本文试从四个方面加以阐述与印证。 第一部分:文献综述本文首先将目前学术界对于五行学说的各种不同认识加以综述,通过综述,了解不同学说产生的根源,并揭示这些认识的存在的局限性。 第二部分:介绍导师对五行学说的研究认识导师高思华教授在深入系统的研究五行学说的形成背景及其实质后指出:五行学说之“道”,是自天地气候、物候的变化规律中归纳抽象而来的,亦即《素问·五运行大论》所谓:“候之所始,道之所生”。因此,导师对于五行学说的科学内涵做出了如下诠释:1、木、火、土、金、水并不是什么物质的名称,而只是春、夏、长夏、秋、冬的气候特点和生化特点的一个抽象用语;2、五行相生规律是对自然界四季五时气候运转规律和万物生化过程的抽象升华;3、五行相克规律是对自然界五气正常制胜规律的抽象升华;4、五行乘侮规律是五气异常制胜规律的抽象升华。 第三部分:本文对导师观点的阐发基于导师高思华教授多年来对于五行生克制化规律科学内涵的深入研究,系统的回顾并探讨五行学说形成的地理、气象学背景,从最基本的自然现象中更深刻的理解与认识五行学说,摆脱了人们对于五行学说旧有的诸多偏见,并进一步论证了五行学说的发现与总结有着深厚的气象与地理学的科学基础,是自然现象的抽象与升华。 本文复习了导师对五行学说研究认识的基本观点,并对导师提出的五行生克制化规律的科学内涵分别加以阐释,从而论证了五行生克制化规律的内涵是源出于自然的气象、地理现象之中的。这样理解既朴素又十分直观,若仅仅以五种物质的特性及其相互作用来解释五行学说,把五行附会于某种具体的事物上来认识,既不能体现五行生克制化规律形成的根本源头,又会给人们一种牵强、僵硬的感觉,不利于对五行学说深入的理解和应用。因此,只有从自然界天地阴阳气化的角度才能揭示五行学说的深刻内涵。 第四部分五行生克制化规律气象资料印证研究本文结合现代气象学资料对五行生克制化规律产生的气象、地理学内涵进行了解析和印证。以北京市近30年相关的气象资料为素材,考察其中气候在大的时间尺度(一年),小的时间尺度(某个时间段)中的变化特点,并总结出一般规律,与“五行生克制化规律”的相关性进行印证比较。从三个部分加以解析:1、五行相生:按照《七篇》五运季的划分方法将一年划分成五季,再用气象学中的一些气象要素的变化来剖析五行相生规律,说明《内经》中之五运季:春季木主风、夏季火主暑热、长夏土主湿、秋季金主燥、冬季水主寒之论断与实际观测到的气象要素的变化呈现出一致性。2、五行制胜:以1973年的气象要素变化为例,分析五运每运之内的五行制胜关系,从而印证五行制胜规律。3、五行承制:以天气变化连续的气象资料说明五行之间互相承制关系。从以上统计结果可知,每一运季之间存在着依次更迭,每一运季内的各个主气都有其所不胜之气的制约,存在着一胜则一负的关系,且小的时间尺度之内亦存在着五行互相的承制关系,这便是天气系统维持相对平衡的重要因素,从而证明了五行学说并不是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特性的演绎,而是基于丰富的气象、地理学知识之上,升华总结黄河中下游流域的气候和物候变化特点而形成的。 五行学说代表着以“五”为基数的宇宙自然节律和常年气候运动变化规律。高度概括了五行在气象、地理学方面的真实含义。通过以上研究,可见五行学说中的五行主要代表风、火、湿、燥、寒五气的运动,反映常年气温、气压、湿度、气流、风向、风速变化的基本规律。五行之气的相生维持了天气系统的周期性与节律性的变化;五行之气的相互克制,是气候变化中的自稳调节现象。所以,五行的相生相克,都属气候变化在正常情况下的基本规律。而五行之气的相乘相侮,是主时之气在偏胜或偏衰的情况下所引起的彼此失调现象,属于反常的气候变化。所以,五行乘侮规律是对五气异常制胜规律的抽象概括。 由上可知,过去通常按一般物理现象来解释五行学说及其相互之间的生克关系,是对五行学说的曲解,不但牵强附会,不能自圆其说,反而把五行庸俗化了。所以,从气象、地理学角度考察与研究五行学说,揭示其科学合理的内涵,对我们今天继承和发扬先人的中医哲学思想,推进中医的现代化,具有颇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