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胆胀病刚柔心身证治的理论研究与临床病例观察
【6h】

胆胀病刚柔心身证治的理论研究与临床病例观察

代理获取

目录

原创性声明及关于学位论文使用授权的声明

第一部分文献综述

一、中医药治疗胆胀(胆囊炎含结石性)病临床研究进展

文献综述二中西医结合治疗胆胀(胆囊炎含结石性)病临床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理论研究

一、对刚柔阴阳的认识

二、心身疾病中医“从肝论治”的依据

1什么是心身疾病和心身医学

2心身医学的发展简史

3心身疾病中医“从肝论治”的依据

三、胆胀刚柔辨证的理论研究

1刚柔辨证来源的理论根据

2刚柔辨证的概念及内容

四、赵志付教授治疗胆胀的临床学术经验及典型病例举隅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临床研究 胆胀病刚柔两证的临床观察及研究

前言

病例选择

1现代医学诊断标准制订

2中医证候诊断标准

3试验病例标准

试验方法

1临床试验法

2观察指标

3疗效评定标准

结果

讨论

一中医理论方面

二现代心身医学理论

三刚柔辨证的优点

四本课题存在的缺点与不足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展开▼

摘要

目的:本项课题主要是对消化系统心身疾病胆胀病的刚柔心身证治进行理论及临床病例观察的研究,以验证此理论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为内科心身疾病的临床和科研提供参考,并且进一步了解中医内科心身疾病的病因、病机以及证治规律,以便更好地学习中医内科心身疾病的理论和辨证方法及思路,为临床和科研提供参考。 方法: 理论研究:以文献研究为主,总结历代对刚柔阴阳的认识;提出刚柔辨证的理论依据,以及心身疾病的病因、病机、辨证纲领、治疗原则和基本用药;总结导师治疗胆胀病的经验。 临床研究:对43例胆胀病人按照刚柔辨证标准分为刚柔两组,分别对其进行治疗,即按照心理治疗加药物治疗(心身并治)的原则,在药物治疗上,刚证患者治以柔药(即治以柔肝养阴活血),柔证患者治以刚药(即治以疏肝理气活血化湿)。疗程为6周,然后观察其临床疗效(如右上腹胀满疼痛、恶心、嗳气、口干口苦以及情绪变化等)、对治疗前后的结果进行疗效评价,并且密切观察各种指标的变化及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 结果: 理论研究结果:胆胀病属于典型的心身疾病,其遵循心身疾病的理论,病机主要为肝疏泄太过与不及引起的机体刚柔不能相济,表现为气血阴阳的失调。治疗柔以制刚,刚以制柔,采用刚柔辩证论治方法。具体为肝疏泄太过而致刚证者用柔肝法,抑制其疏泄;肝疏泄不及而致柔证者,用刚法以疏肝,增强其疏泄,即《内经》所说:“用辛补之,用酸泻之。”  中医心身医学把胆胀患者根据其性格脾气分为阳刚和阴柔两种类型:过度暴躁的人大多数属于阳刚类型,主要表现为在右上腹威胁肋胀痛、或胃胀胃痛、腹胀、烦躁失眠、头昏、头痛、口苦、大便不畅、口臭、舌红、苔黄脉弦细数。这类患者性情急躁、易怒、遇事不能忍耐,具有独断专行、语言高亢、心情不易平静等特点。中医辨证属于阴虚肝旺、血淤痰阻,治疗应柔肝养阴、活血化痰。过度压抑的人大多属于阴柔类型,主要表现为在右上腹或胁肋胀痛、或胃胀胃痛、腹痛、大便不畅、喜热饮、舌红、苔白、脉弦。这类患者性情温柔、忍耐性强、敢怒而不敢言,长期处于抑郁状态中,语音低微。中医辨证属于肝郁气滞、血淤湿阻,治疗应疏肝理气、活血化湿。 临床研究结果:运用“刚—柔”辨证治疗胆胀病临床效果显效,明显改善右上腹胀满疼痛、口干口苦、恶心、嗳气及情绪烦躁或抑郁等临床症状,对于客观指标,脑电地形图及B超在治疗后较治疗前有明显好转。这充分说明胆胀病存在着“刚—柔”两证,而且发现胆胀病人在治疗前95%的病人存在脑电地形图的异常。 结论:  运用“刚—柔”辨证治疗胆胀病临床效果显效,明显改善右上腹胀满疼痛、口干口苦、恶心、嗳气及情绪烦躁或抑郁等临床症状,并且能明显改善患者的整体机能,在治疗过程中并没有见到毒副作用。其作用机理与下列因素有关:  ①治疗心身疾病在看到患者临床症状的同时,一定要探究患者的性格特征,即偏刚还是偏柔,以及其患病背后的生活事件、行为方式等,不能只单纯地看到“病”,而不注重活生生的“人”。  ②一定要注重患者的脾气秉性、心理行为、生活状态等,有机的把“病”和“人”结合起来,这样才能更加有效地分析患者的病情,更好地为患者解除病痛。  ③真正做到“心身合一”、“天人合一”。5创新点5.1胆胀患者临床采用“刚—柔”辨证  胆胀是消化系统典型的心身疾病,其辨证论治原则是遵从中医心身疾病理论的基础之上的,故胆胀患者临床采用“刚—柔”辨证,此为创新点,目前在国内外杂志上,没有检索到相关内容。  对于胆胀病人,刚证患者素体阳刚,七情过极,则出现疏泄太过的阳亢阴虚的肝旺证候,临床主要表现为:在右上腹或胁肋胀痛、或胃胀胃痛、腹胀、烦躁失眠、头昏、头痛、口苦、大便不畅、口臭、舌红、苔黄脉弦细数,性情急燥、易怒,遇事不能忍耐,具有独断专行,语言高亢,心情不易平静等特点。柔证患者素体阴柔,七情过极则出现疏泄不及的肝郁气滞血瘀湿困的肝郁证候,临床表现为右上腹或胁肋胀痛、或胃胀胃痛、腹痛、大便不畅、喜热饮、舌红、苔白、脉弦。性情较温和,忍耐性强,遇事敢怒而不敢言,长期处于压抑状态中,语言较低微等特点。  治疗胆部疾病既要治胆,更要治:“心”。治疗上应“胆心并治,治心为主”。可以采用中药心理药物治疗加药物治疗使自己心平气和,这样就能承受外界压力,胆病不再发作。5.2在治疗前我们发现95%的胆胀病人脑电地形图异常,治疗后好转或正常。  脑电地形图(BrainAtlas,简称BA),是继CT和MRI(核共振成像)技术之后,在成像技术上的重大发展,是基于电子计算机分析脑生物电的一种新的诊断技术,是临床医学、电子工程和计算学科相结合的科学,是一项具有国际水平的新的检查方法,在日本、美国、丹麦和法国早已广泛应用。  脑电地形图是一种有效地用来描述大脑功能变化的安全的无创伤性的诊断方法,它既可进行病理诊断又可功能诊断(如精神分裂症、神经官能症、原发性癫痫、老年痴呆及儿童智能发育不全等)。可补充CT和MRI的不足。  发现心身疾病中的脑电图表现符合神经衰弱症的脑电图的表现(α频段功率降低和不规则,β频段功率可增高,有时在大脑前部θ频段功率增高等),也就是说,这正是验证了心身疾病中心理因素(可表现为情绪的变化)影响了大脑的电的生理活动,也就是心理影响了生理。符合心身疾病的发病原理。而躯体的病变则按照“器官选择原理”而进行。所以我们可以这样得出结论:脑电地形图的检查可明确精神因素对心(大脑的电生理功能)的影响机理。在临床中发现(初探),胆胀病刚证患者脑电地形图的表现多为:β频段功率可增高,低振幅,脑波调节差;胆胀病柔证患者脑电地形图的表现多为:θ频带段功率增高,慢性阵发性较多,低电压,脑波调节较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