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我国商业银行经营助学贷款业务风险分析及其管理
【6h】

我国商业银行经营助学贷款业务风险分析及其管理

代理获取

目录

内容提要

英文提要

绪论

第一章国家助学贷款业务发展现状

第二章商业银行经营助贷业务的风险表现及其成因

第三章国外助贷业务的运作模式及对我国的启示

第四章完善助学贷款制度及化解商业银行风险的建议

结束语

参考文献:

展开▼

摘要

国家助学贷款是由政府倡导,国家和各省及地方政府共同推动,通过招标方式确定商业银行,由其提供贷款的一种利国利民的资助制度。资助对象是年满18周岁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中经济困难的专科、本科、第二学位和研究生。用于支付学生在校期间的学费、住宿费和基本生活费。该项助学制度特点显著,属于无需担保,无抵押的个人信用贷款。自1999年试运行,至今已有七年之久,相关政策几经调整,各参与方争执颇多,运行效果差强人意且进展缓慢。 本文旨在通过对这种现象多层次的分析,寻找出国家助学贷款制度运行受阻的主要原因——商业银行的惜贷行为所致,并全面分析了在整个国家助学贷款业务制度的演变进程中,商业银行所面临的风险和有可能遭受的损失,这主要是由相关方认识分歧,非对称信息和信用失范,操作繁琐以及政策支持力度不够等原因引发的。同时总结国外助学贷款业务运作模式的成功之处,结合我国现阶段的教育以及业务发展的现状,针对商业银行的盈利运作理念,提出了应当推出一些有所创新的金融产品,并探讨了完善其风险管理的相应政对策。提出商业银行应转换意识、加强自身管理、政府完善助学贷款制度、建立良好的信用环境及个人征信系统来降低银行的风险。其中,结合我国目前外汇储备过剩,且有提高外汇使用效率相关的政策支持的情况,本文认为可以通过划拨过剩的外汇建立专门的风险管理基金或国家助学贷款专项基金,进一步消除和化解商业银行的风险,并论述了该构想的可行性。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