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冠心病所致心力衰竭的中医证型分布及药证对应关系研究
【6h】

冠心病所致心力衰竭的中医证型分布及药证对应关系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文献综述

1 现代医学对于慢性心衰的认识及研究进展

1.1 流行病学

1.2 引起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原因

1.3 引起心力衰竭的诱因

1.4 慢性心衰发病机制的经典理论

1.5 冠心病所致心力衰竭发病机制的相关论述

1.6 慢性心衰的治疗

2 古代文献综述:

2.1 中医对于慢性心力衰竭的认识

2.2 病因病机的演变

2.3 对慢性心衰治疗的认识

2.4 结语

3 中医对慢性心衰的现代研究

3.1 病因病机

3.2 辨证论治

引言

临床研究

1.1 研究目的

1.2 一般资料

1.3 诊断标准

1.4 观察指标

1.5 统计方法

结果

1 各组中医证型一般临床资料比较

1.1 研究资料一般说明

1.2 各证候频数要素分布

1.3 各中医证候相关要素比较

2 冠心病所致心力衰竭的药证相应研究

2.1 临床使用中药频数分布

2.2 各证候要素与医师关系

2.3 冠心病心力衰竭的药-证-医师关系分析

讨论

1 冠心病心力衰竭疾病证素分布

2 冠心病所致心力衰竭中医证型分布规律

3 冠心病所致心力衰竭中医证型与临床指标的关系

4 冠心病所致心力衰竭中医药证相应研究

结论

致谢

个人简历

参考文献

展开▼

摘要

目的:总结临床住院冠心病所致心力衰竭患者中医证型分布,分析常见证型与一般临床指标的关系;总结对于冠心病所致心力衰竭疾病的治疗中的药证对应关系,并研究年龄、心功能、诊治医师等临床相关因素对冠心病心衰证型分布的影响及诊治特点。
   方法:通过对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心内科2006年12月-2008年3月出院冠心病所致心力衰竭患者病例相关信息的采集,整理汇集成大量临床研究数据,然后按照标准进行筛选,使用SPSS13.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以及进行后期整理归纳,形成对我院冠心病所致心力衰竭患者证型分布、一般影响因素及诊疗规律的认识。
   结果:
   1.冠心病所致心力衰竭疾病的各中医证型在年龄、性别、左室舒张术期内径方面比较无显著差异;阳虚水泛证与其余证型相比在心功能、左室收缩功能方面有显著差异。
   2.临床治疗冠心病所致心力衰竭相同中医证候时的方药组成大致相同,但具体到各医师时又有各自不同的侧重点。
   结论:
   1.临床冠心病所致心力衰竭的回顾性研究表明,此类疾病为本虚标实之证,本虚为气虚、阳虚、阴虚,标实为血瘀、水饮、痰饮。病变过程为心气虚→病理产物蓄积(瘀血、痰浊、水饮)→心阴虚→病理产物进一步蓄积→心阳虚(气虚加重)。阳虚证是心力衰竭的终末阶段,与其余证型相比,在心功能、左室收缩功能方面有显著差异。
   2.通过对冠心病所致心力衰竭的药证对应性研究的结果表明,临床治疗各种证候的方药组成大致相同,但各医师又有各自不同的侧重点。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