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我国资产管理公司不良资产证券化实证分析
【6h】

我国资产管理公司不良资产证券化实证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引言

一、不良资产证券化的历史沿革与现实意义

(一)我国资产管理公司(AMC)沿革

1、成立资产管理公司(AMC)的目的

2、资产管理公司(AMC)的业务范围

3、资产管理公司对不良资产的处置情况及实行不良资产证券化的必要性

(二)我国资产管理公司实行不良资产证券化的现实意义

1、我国不良资产支持证券具有巨大发展潜力

2、开展不良资产证券化是完善我国资本市场的必然要求

3、开展不良资产支持证券有利于是解决我国金融不良资产的有效途径之一

4、开创了资产管理公司业务转型新模式

二、不良资产证券化理论与技术

(一)不良资产证券化的基本概念

1、不良资产证券化的起源——资产证券化

2、资产证券化的核心原理——现金流分析原理

3、不良资产证券化的特殊性及作用

(二)不良资产证券化的操作技术及相关原理

1、组合资产构成基础资产池及资产重组原理——从收益角度分析现金流

2、资产出售及风险隔离原理——从资产风险角度分析现金流

3、信用增级——从信用角度考察现金流

4、证券的信用评级

5、证券的定价及发行——预期现金流贴现模型

三、我国资产管理公司不良资产证券化特点的实证研究

(一)我国资产管理公司不良资产证券化的发展历程及现状

1、我国资产证券化及不良资产证券化的探索历程

2、我国资产管理公司资产证券化最新进展——“东元”和“信元”

(二)通过案例分析我国不良资产证券化模式特点

1、资产选择

2、我国资产管理公司普遍选择信托机构作为特殊目的载体(SPV)

3、我国不良资产证券化产品价格确定方法

4、我国资产管理公司真实出售模式实现风险隔离

5、发行设计上采用内部信用增级方式

四、我国资产管理公司不良资产证券化的主要问题与解决方案

(一)我国不良资产证券化操作中存在的问题

1、目前不良资产证券化模式并没有实现真正意义的“真实出售

2、我国不良资产证券化的没有实现有效的风险隔离

3、不良资产证券化产品公募发行缺乏经验,市场流动性不足

4、政府仍充当“隐形担保人”角色

5、其他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完善资产管理公司不良资产证券化操作的建议

1、通过完善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实现“真实出售”与“破产隔离”的需要

2、规范金融中介,营造良好信用环境,减弱政府“隐性担保”

3、通过改善产品交易结构,完善资产市场和定价机制,培育机构投资者来增强产品流动性

4、培养专业人才,丰富理论和实践经验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资产证券化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以其旺盛的生命力在全世界范围内迅猛发展。该原理的应用能够极大改善特定资产流动性不足的问题,提高金融市场的资金配置效力,把风险防范作用发挥到更高的水平。由于历史原因,我国商业银行体系积累了大量的不良资产,极大的影响了金融业的发展。为解决不良资产问题,国家专门成立了资产管理公司,承担收购国有商业银行政策性剥离的不良贷款。资产证券化是国际不良资产市场中常用的批量处置方式,在美国、韩国、日本都有许多不良资产证券化案例。将资产证券化引入国有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对不良资产处置环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不良资产证券化最突出的问题是,大部分不良资产无法带来稳定的现金流,这导致不良资产的定价非常复杂,不确定性相当大。加上我国资本市场不够成熟,相关的法律法规还很不完善,不良资产如何证券化对资产管理公司、证券中介机构以及金融研究人员而言的确是一个全新的课题。文章的重点及创新点在于本文将结合四大资产管理公司实际操作的不良资产证券化产品的最新实例——“东元2006-1重整资产支持证券”和“信元2006-1重整资产证券化信托”,采用实证分析的研究方法,来对我国资产管理公司开展不良资产证券化的成果进行分析。本文研究的目的在于总结我国目前不良资产证券化实践的特点与资产证券化理论的应用情况,以及我国不良资产证券化模式特征产生的原因及实践的效果。从而发现我国不良资产证券化模式的特点目前模式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因此,对资产证券化理论研究分析和我国目前不良资产证券化实际案例的经验总结将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