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早中期股骨头坏死前瞻性临床随机对照中期随访研究
【6h】

早中期股骨头坏死前瞻性临床随机对照中期随访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英文缩略语词表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介入治疗股骨头坏死的临床疗效评价现状

参考文献

骨移植术治疗股骨头坏死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1 研究目的

2 研究内容

3 研究方案

4 结果

4.1 一般资料

4.2 基线情况

4.3 总体结果

4.4 组间结果

4.5 组内结果

第三部分 讨论

1 股骨头坏死保髋治疗的重要性和有效性

2 股骨头坏死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的重要性

3 合理选择保髋治疗方法

4 中医药在股骨头坏死治疗中的作用与优势

5 展望

第四部分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治疗组典型病例举例(附图)

附录 :病例报告表

展开▼

摘要

股骨头坏死是骨科一种难治病,目前临床多以手术治疗为主。导师陈卫衡教授在前期临床总结的基础上,根据“三期四型”辨证思路治疗股骨头坏死,取得较好疗效,形成了一套中药多途径用药治疗方案。本课题按照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设计,观察中药多途径用药和髓芯减压植骨术+中药治疗早中期股骨头坏死的中期疗效,疗效评价采用影像学和功能分别评价。
   目的评价中药多途径用药治疗早中期股骨头坏死的中期疗效。
   方法:
   1病例来源
   自2006年3月至2007年11月在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骨关节一科住院的股骨头坏死患者,按照纳入、排除标准纳入受试者100例。
   一般资料:本组共100例(134髋),男79例(106髋),女21例(28髋);平均年龄39.08±9.02岁;双髋34例,单髋66例;激素性22例,酒精性46例,激素+酒精性11例,创伤性5例,因为不明16例;Ⅰb:8髋,Ⅰ c:1髋,Ⅱ a:4髋,Ⅱ b:35髋,Ⅱ c:59髋,Ⅲa:7髋,Ⅲb:6髋,Ⅲc:14髋。
   2诊断及分期标准
   (1)参照Mont等提出的诊断标准。(2)参照国际骨循环研究会(Assodation ResearchCirculation Osseous,ARCO)的分期标准。
   3中医辨证分型
   由两位高年资医师分别通过望、闻、问、切进行证候采集,录入数据库,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发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及《北京地区中医常见病证诊疗常规》的辨证标准统一辨证。
   4纳入标准
   (1)年龄18—55岁;
   (2)明确诊断为股骨头坏死,ARCO分期为Ⅰ-Ⅲ期;
   (3)签署知情同意书。
   5排除标准
   (1)现有或曾患髋关节感染者;
   (2)在试验期间因患其它疾病而需使用激素治病者;
   (3)在试验期间出现外伤而致股骨颈骨折、髋关节脱位等;
   (4)在试验期间嗜酒者;
   (5)合并有心脑血管、肝、肾和造血系统等严重危及生命的原发性疾病以及精神病患者。
   6随机分组方法
   根据病例入院时间先后次序,采用区组随机化方法。通过SAS统计软件PROC PLAN过程语句产生100例受试者所接受处理的随机安排,即列出流水号为1-100所对应的治疗分配(即整体随机编码表),将随机号装入不透光的信封,病例按入院时间先后次序,依次抽取信封取得随机号,按随机号分入A、B组。A组为治疗组(中药多途径用药),B组为对照组(髓芯减压植骨术+中药)。
   7治疗方法
   (1)治疗组治疗方案
   中药多途径用药
   介入术:采用Seldinger穿刺技术,经对侧股动脉插管,超选择至患侧旋股内外动脉,经导管依次快速注入活血祛瘀、溶栓、生骨中药制剂。
   治则方药:1.气滞血瘀证:治则:活血化瘀,通络止痛。方药:桃红四物汤加减。2.痰瘀阻络证:治则:健脾化痰,活血通络。方药:苓桂术甘汤和桃红四物汤加减。3.经脉痹阻证:治则:补气活血,疏经通痹。方药:补阳还五汤加减4.肝肾亏虚证治则:补益肝肾,强筋壮骨。方药:独活寄生汤加减。
   (2)对照组治疗方案
   股骨头髓芯减压植骨术:采用侧方入路,患者硬膜外麻醉下仰卧于手术台。用C形臂成像确定股骨头的坏死部位。从股骨近端外侧皮质,大粗隆远端2cm插入一根导针至股骨头,沿导针用孔钻开-10mm的隧道。用刮匙清除坏死骨及其边缘,经C形臂正侧位成像检查确定坏死骨被完全清除后,生理盐水冲洗被清空的坏死区及隧道,植入自体骨或骨诱导发生材料,然后用骨冲适当夯实。
   治则方药同治疗组。
   (3)每疗程三个月,患者均治疗两个疗程,术后拄双拐,患肢免负重三个月,行免负重功能锻炼,再部分负重三个月后完全负重。
   8随访方法
   分别在治疗后3、6、12、18、24个月,以后按半年一次随访,随访2年以上。每次随访填写CRF表,拍摄双髋正侧位X线片。
   9疗效评价指标
   (1)影像学指标;
   (2)Harris髋关节评分指标。
   10疗效评价标准
   (1)影像学评价
   稳定:1.治疗前后X线表现大致相同,处于稳定状态;
   2.坏死区(囊变区)骨密度改善;
   3.硬化带模糊;
   4.分期等级改善:ARCO分期由Ⅱ期转化为Ⅰ期,或由Ⅱ期的C转化为B或A。
   加重:1.出现股骨头塌陷;
   2.出现关节增生等骨关节炎表现;
   3.因病情加重出现疼痛、关节活动度差等而行关节置换术的。
   (2)Harris评分评价
   临床痊愈:末次分数在90分以上;
   显效:末次分数在70分以上,分数增加在20分或20分以上;
   有效:末次分数在70分以上,分数增加在10分以上或20分以下
   无效:分数无增加。
   11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处理,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正态分布采用t检验,非正态分布采用秩和检验。均采用双侧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1随访及基线情况
   1.1随访结果
   随访资料满2年87例(115髋),脱落13例(19髋),脱落率为13%。随访24—48个月,平均31.2个月。
   1.2基线情况
   在性别、年龄、分期、髋关节Harris功能评分、病程等方面,治疗组和对照组经统计学检验,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两组具有可比性。见表格。
   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前情况基线比较
   组别髋数性别年龄Harris评分病程 ARCO分期
   男女(x)±S(x)±S(x)±SⅠⅡⅢ
   治疗组5938938.89±8.4673.06±13.097.53±8.6854113
   对照组56301036.80±8.4372.80±13.997.77±7.6744210
   2影像学评价及Harris评分评价
   2.1总体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病例共115髋,影像学评价,稳定率为77.39%;功能评价,总有效率为90.43%。
   Ⅰ、Ⅱ期92髋,影像学评价,稳定率为80.43%;功能评价,总有效率为91.30%。
   Ⅲ期23髋,影像学评价,稳定率为65.22%;功能评价,总有效率为86.96%。
   Ⅰ、Ⅱ病例在治疗后Harris评分高于Ⅲ期病例,但只有生活和行走能力方面提高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Ⅰ、Ⅱ期与Ⅲ期影像稳定率卡方检验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组间结果
   (1)总体
   治疗组59髋,影像学评价,稳定率为76.27%;功能评价,总有效率为89.83%。
   对照组56髋,影像学评价,稳定率为78.57%;功能评价,总有效率为91.07%。
   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后Harris评分及提高值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组和对照组影像稳定率卡方检验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Ⅰ、Ⅱ期病例
   治疗组13髋,影像学评价,稳定率为55.17%;功能评价,总有效率为84.62%。
   对照组10髋,影像学评价,稳定率为50%;功能评价,总有效率为90%。
   治疗组治疗后Harris评分低于对照组,在Harris评分提高值、疼痛及生活和行走能力方面提高值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1)。
   治疗组和对照组影像稳定率卡方检验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3组内结果
   (1)治疗组
   Ⅰ、Ⅱ期与Ⅲ期影像稳定率卡方检验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Ⅰ、Ⅱ期病例在治疗后Harris评分高于Ⅲ期病例,在Harris评分、提高值、疼痛及生活和行走能力方面提高值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1)。
   (2)对照组
   Ⅰ、Ⅱ期与Ⅲ期影像稳定率卡方检验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Ⅰ、Ⅱ期病例在治疗后Harris评分低于Ⅲ期病例,在Harris评分提高值及疼痛方面提高值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1)。
   2.4相关性结果
   26髋影像加重病例:
   治疗组14髋,其治疗前后Harris评分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1)。
   对照组12髋,其治疗前后Harri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组治疗后Harris评分高于对照组,在Harris评分提高值、疼痛及生活和行走能力方面提高值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
   1中药多途径用药和髓芯减压植骨术+中药治疗早中期股骨头坏死均有良好的疗效,中医药的辨证论治在股骨头坏死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
   2影像学分期不能作为选择治疗方法的唯一标准,应根据关节功能状态为患者提供一个更加优化治疗方法。
   3股骨头坏死疗效评价应将影像学和功能分开评价,为个体化、差异化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参考。
   4中药多途径用药治疗方案具有恢复快、副作用小、治疗费用低等方面的优势,使患者更易于接受。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