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国内城市天然气价格体系研究
【6h】

国内城市天然气价格体系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1章 引言

1.1 概述

第2章 国内城市燃气价格体系现状

2.1 城市燃气与替代能源等热值价格对比分析

2.2 城市燃气价格构成

2.3 目前城市燃气价格变动调整机制

2.3.1 上游价格调整机制

2.3.2 城市燃气价格

2.4 进口LNG供需态势及价格趋势

2.4.1 国际LNG市场卖方市场特征明显

2.4.2 气价大幅上扬,现货和期货价格剧烈波动

2.4.3 LNG的运输价格也大幅上升

第3章 我国燃气定价机制、存在的问题及改革取向

3.1 国内现行天然气价格体制

3.2 我国天然气定价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3.2.1 上游

3.2.2 中游

3.2.3 下游

3.3 天然气定价机制改革取向

3.3.1 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定价机制

3.3.2 建立竞争性的天然气门站批发价格

3.3.3 进一步理顺与可替代能源的价格关系

3.3.4 改革目标

第4章 国外燃气价格模式及对我国天然气价格体系制定的启示

4.1 国外天然气价格机制

4.1.1 日本

4.1.2 韩国

4.2 上游价格惯用模式

4.2.1 成本加成定价法

4.2.2 净现值法

4.2.3 替代能源定价法

4.2.4 最高限价法

4.2.5 市场定价法

4.2.6 长期边际成本定价法

4.3 管道运输定价的主要模式

4.3.1 北美的天然气管道运输定价模式

4.3.2 西欧天然气管道运输定价模式

第5章 影响天然气价格制订的因素分析

5.1 天然气成本因素

5.1.1 井口成本

5.1.2 管输费用

5.1.3 配气费用

5.2 经济承受能力因素

5.3 可替代能源价格因素

5.3.1 原油

5.3.2 煤炭

5.3.3 电

5.3.4 煤层气

5.4 国外天然气价格和LNG国际贸易定价对天然气价格的影响

5.4.1 天然气成为全球流通商品时对其价格的影响

5.4.2 天然气市场的转变对其价格的影响

5.5 其它因素影响

5.5.1 季节性因素

5.5.2 税收、环保等政策因素

第6章 国内城市燃气价格体系调整策略及政策建议

6.1 趋势分析

6.2 未来价格调整机制的模型假设

6.2.1 调整价格结构

6.2.2 价格模型

6.3 新城市燃气价格体系的确立

第7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 谢

个人简历

展开▼

摘要

我国城市燃气中,液化石油气的用气人口最多,占城市燃气用气人口的56.1%,其次为天然气,占城市燃气用气人口的31.5%,人工煤气的用气人口最少,占城市燃气用气人口的12.4%。截止2007年底,我国城市燃气年供气量已达到1579.4亿立方米(以人工煤气计),其中天然气供气量已经打破城市燃气
   (人工煤气、LPG、天然气)三组鼎立的局面,达到51.7%的供气比例。
   城市燃气是城市的重要基础设施和现代化城市的重要标志。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我国城市燃气普及率迅速上升,2007年已达到87.4%。2008年,我国天然气工业价格是1.22元/立方米,而液化气按热值换算成天然气的价格为2.5元/立方米,燃油按热值换算成天然气的价格为2.4元/立方米,显然,天然气和这些资源相比,在价格上涨的空间上要广阔许多。根据国家最新公布并于2007年8月30日生效的《天然气利用政策》,确保天然气优先用于城市燃气的原则已经得到明确。
   人工煤气、LPG、天然气三种气源并存,天然气市场份额快速增加是中国城市燃气发展的主要特点。目前我国城市燃气包括人工煤气、LPG和天然气,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以及天然气利用规模和利用领域的不断扩大,未来我国城市燃气将以天然气为主,LPG为辅,人工煤气逐步退出市场。因此,本论文所研究的中国城市燃气价格体系以城市燃气系统所消耗的天然气价格为主要研究内容。
   本文介绍了我国城市燃气行业价格体系的现状,并对包括定价机制、价格调整机制等燃气价格体系进行了研究分析,从而指出我国现行的城市燃气价格制定体系所存在的问题。并且通过比较国际惯用的城市燃气定价方法,结合影响城市燃气价格走势的诸多因素,建立了新的城市燃气价格体系模型假设,希望推动我国的燃气行业定价机制改革,实现燃气价格的市场化,促进燃气事业的发展。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