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我国国际保理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6h】

我国国际保理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目的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文献回顾

1.2.2 国内文献回顾

1.3 研究内容安排

第2章 国际保理概述

2.1 国际保理概念

2.2 国际保理与福费廷、出口信用保险比较

2.2.1 国际保理与福费廷比较

2.2.2 国际保理与出口信用保险比较

2.3 世界国际保理业务发展概况

2.3.1 国际保理增长势头高

2.3.2 国际保理在全球范闱内发展不平衡

2.3.3 国际保理组织覆盖面广

第3章 我国国际保理发展现状及必要性分析

3.1 我国国际保理市场发展现状

3.1.1 我国国际保理发展历程

3.1.2 我国国际保理总量落后

3.1.3 我国国际保理发展速度增快

3.1.4 我国国际保理发展空间较大

3.2 我国开展国际保理业务的必要性分析

3.2.1 国际保理是我国商业银行竞争加剧的必然选择

3.2.2 国际保理是我国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和解决融资困境的有效工具

第4章 我国国际保理发展的制约因素

4.1 我国商业银行发展国际保理存在的问题

4.1.1 国际保理营销力度不够,目标客户定位不准确

4.1.2 国际保理业务功能单一且定价偏高

4.1.3 国际保理业务风险防范能力差

4.1.4 国际保理运作缺乏独立性,授信机制不合理

4.2 出口企业采用国际保理业务存在的问题

4.2.1 出口企业对国际保理认识不足

4.2.2 出口企业缺乏开展国际保理业务条件

4.3 社会信用体系和法律法规因素的制约

4.3.1 社会信用体系不完善

4.3.2 法律法规缺失

第5章 我国国际保理发展的对策

5.1 我国商业银行发展国际保理的对策

5.1.1 加强国际保理营销力度,丰富国际保理业务

5.1.2 建立科学的企业信用评估机制,正确定位客户目标

5.1.3 加强国际保理业务风险防范

5.1.4 调整银行内部机构,设立独立国际保理部门

5.2 我国企业发展国际保理的对策

5.2.1 企业转变观念,创造开展国际保理业务的条件

5.2.1 企业谨慎避免国际保理风险

5.3 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健全法律法规

5.3.1 完善有利于国际保理的社会信用体系

5.3.2 营造有利于国际保理业务开展的法制环境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展开▼

摘要

国际保理通过为企业提供资信调查评估、信用额度销售控制、账款催收与账户管理、预付款融资与坏账担保等多种综合性金融服务,解决了赊销中出口商面临的资金占用和信用风险问题,有效地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同时,国际保理是商业银行的一项中间业务,是银行竞争的重要领域。
   目前,国际保理业务在国际范围内已经比较成熟,但在我国尚处在发展期,开展范围有限,长期处于低水平状态。本论文通过剖析影响我国国际保理业务发展的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本文主体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简单介绍了国际保理业务的概念,并通过与福费廷、出口信用保险的比较,揭示国际保理业务的特点与优势。同时,采用大量的数据与图表说明目前世界国际保理的发展现状和特点。第二部分就我国国际保理的发展特点进行分析,指出我国目前国际保理发展水平较低,但是增长势头强劲,增长空间巨大,并分析我国商业银行和企业发展国际保理业务的必要性。第三部分从商业银行、企业和社会信用体系、法律法规等角度出发,指出影响我国国际保理业务发展的因素。第四部分针对我国国际保理的现存问题,从四个角度提出解决对策,包括银行加强营销力度、正确定位目标客户、完善风险防范机制等,企业转变观念、提高自身条件,完善社会信用体系以及健全相关法律法规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