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境内外金融市场联动效应——基于境外中国概念金融衍生品的研究
【6h】

境内外金融市场联动效应——基于境外中国概念金融衍生品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思路与内容

1.2.1 研究思路与方法

1.2.2 论文创新之处

1.2.3 论文逻辑结构与内容

第2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2.1 理论基础

2.1.1 金融市场联动效应的理论基础

2.1.2 有关金融市场联动效应的几个假说

2.2 文献综述

2.2.1 境内外现货市场联动效应

2.2.2 衍生品与现货市场联动效应

2.2.3 境外外汇衍生品市场与境内对应市场联动效应

2.2.4 境外利率衍生品市场与境内对应市场联动效应

2.2.5 境外股票衍生品市场与境内对应市场联动效应

2.2.6 其他类型金融市场联动效应

第3章 境外人民币外汇衍生品市场与境内汇市联动效应

3.1 境内人民币外汇市场发展历史与现状

3.1.1 外汇管理体制历史沿革

3.1.2 境内人民币即期外汇市场

3.1.3 境内人民币外汇衍生品市场

3.2 境外人民币外汇市场发展历史与现状

3.2.1 境外人民币外汇保证金交易市场

3.2.2 境外人民币外汇衍生品市场

3.2.3 潜在影响分析

3.3 境内外人民币汇率联动效应实证研究

3.3.1 实证方法与计量模型简述

3.3.2 数据选择与说明

3.3.3 实证结果

3.4 本章小结与评论

第4章 境外人民币利率衍生品市场与境内债市联动效应

4.1 境内人民币利率产品市场发展历史与现状

4.1.1 人民币利率市场化进程

4.1.2 境内人民币债券现货市场

4.1.3 境内人民币利率衍生品市场

4.2 境外人民币业务与利率产品市场发展历史与现状

4.2.1 境外人民币存款业务

4.2.2 境外人民币债券现货市场

4.2.3 境外人民币利率衍生品市场

4.2.4 潜在影响分析

4.3 境内外人民币利率联动效应实证研究

4.3.1 数据选择与说明

4.3.2 实证结果

4.4 本章小结与评论

第5章 境外中国概念股票衍生品市场与境内股市联动效应

5.1 境内股票及衍生品市场发展历史与现状

5.1.1 境内股票市场

5.1.2 境内股票类衍生品市场

5.2 境外中国概念股票及衍生品市场发展历史与现状

5.2.1 境内企业境外上市概况

5.2.2 境外中国概念股票衍生品市场

5.2.3 潜在影响分析

5.3 境外中国概念指数期货与境内A股联动效应实证研究

5.3.1 数据选择与说明

5.3.2 实证结果

5.4 “A50魔咒”现象剖析

5.4.1 “A50魔咒”与到期日效应

5.4.2 “A50魔咒”现象的统计分析

5.5 本章小结与评论

第6章 境外中国概念衍生品与我国金融稳定

6.1 境外中国概念衍生品对我国金融稳定的影响

6.1.1 金融稳定的含义

6.1.2 金融定价权的含义

6.1.3 金融衍生品与金融稳定

6.1.4 境外中国概念衍生品对我国金融稳定的影响

6.2 应对境外中国概念衍生品的政策建议

6.2.1 吸收境外中国概念衍生品市场的有用信息

6.2.2 降低境外中国概念衍生品市场的负面影响

6.2.3 夯实金融现货市场

6.2.4 积极发展基础金融衍生品

6.2.5 把握人民币国际化带来的机遇

6.2.6 加快建设境内金融中心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展开▼

摘要

随着我国在全球经济版图中的地位不断提升,境外出现了众多针对中国概念资产的金融衍生品,如人民币NDF、人民币外汇期货(CME)、人民币NDIRS、A50指数期货(新加坡)等,为经济主体提供了规避风险、投资获利的新途径。同时,随着我国金融市场日益开放,这些中国概念衍生品与境内相应金融资产包括现货和衍生品的关联程度越来越高。研究它们之间的关系对于全面、深刻地认识境外中国概念衍生品的影响以及相应的应对之策非常必要。
   与此同时,始于2007年的次贷危机发展为严重的经济危机,经济学家们认为,金融创新和金融衍生品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这也使得针对金融衍生品的质疑再次成为舆论焦点,并对我国金融衍生品的发展和金融创新产生了影响。通过研究境外中国概念衍生品市场与境内相应金融市场之间的关系对于如何正确认识和发展金融衍生品、如何维护金融稳定特别是保护金融定价权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
   为此,本文从理论和实证的角度研究了境外中国概念衍生品市场与境内相应现货和衍生品市场之间的联动效应。本文的论证主线为:首先对金融市场联动效应的理论基础和该领域的已有文献进行归纳与分析,然后在对境内金融市场以及相应的境外中国概念衍生品市场发展历程与现状进行回顾和梳理的基础上,主要运用计量经济方法(协整检验、VEC/VAR模型、二元GARCH模型等)对它们之间的联动效应进行实证研究,并运用历史统计分析法对“A50魔咒”等热点问题进行剖析,进而分析境外中国概念衍生品对我国金融稳定的影响,并提出应对境外中国概念衍生品的政策建议。
   具体来看,本文的研究围绕以下几个部分展开:
   第1章是引言。本章概括性地提出本文的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阐述研究思路与方法,指出可能的创新之处,并介绍论文的逻辑结构。
   第2章是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本章从理论角度阐明了金融市场联动效应的涵义、作用机制,并介绍了相关理论假说,然后对金融市场联动效应方面的已有研究文献进行了梳理与回顾,包括衍生品与现货市场之间、境内外市场之间等等。
   第3章至第5章是本文实证研究的主体部分。其中第3章是境外人民币外汇衍生品市场与境内外汇市场联动效应。本章首先回顾了外汇管理体制历史沿革,对境内人民币外汇现货和衍生品市场以及境外人民币外汇市场特别是NDF市场的发展历程进行了梳理,并定性分析了潜在影响,然后对本文所使用的计量经济学模型进行了简要介绍,紧接着实证研究了1年期以内期限的NDF报价以及CME人民币期货近月合约价格与境内人民币即期汇率和远期汇率之间的长期因果关系、报酬溢出效应、波动溢出效应。结果发现,与NDF市场相比,境内即期外汇市场逐渐成为人民币汇率信息的中心,而NDF的价格发现功能强于境内外汇远期,且境内远期对NDF的波动信息传递趋于弱化。同时,CME人民币期货单向地受到境内人民币汇率的信息影响。本文认为,双向交易特征使得境内人民币即期外汇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逐步增强,而与NDF在成交量上的差异可能使得境内衍生品市场的信息搜集和传递功能未能充分发挥。
   第4章是境外人民币利率衍生品市场与境内债券市场联动效应。本章的结构与第3章相似:首先回顾了人民币利率市场化进程,对境内外人民币债券现货市场和利率衍生品市场的发展历程进行了梳理,然后实证分析了1年期、3年期和5年期NDIRS报价与境内IRS报价和政策性金融债利率之间的联动效应。结果发现,NDIRS报价对境内人民币利率的长期因果关系强于相反方向的长期因果关系,它们之间特别是境内对境外的报酬溢出效应和波动溢出效应逐步增强。本文认为,债券市场交投活跃度的提高增强了境内人民币利率的信息中心地位。
   第5章是境外中国概念股票类衍生品市场与境内股票市场联动效应。本章首先回顾了我国股票及其衍生品市场以及境外上市中国企业股票、中国概念类股票衍生品市场的发展历程,然后分别实证分析了A50指数期货、H股指数期货与境内A股现货指数之间的联动效应。结果发现,A50现货指数对A50指数期货存在单向长期因果关系和报酬溢出效应,H股指数期货对恒生A股现货指数存在单向报酬溢出效应,而境内外市场的波动溢出效应并不明显。本文认为,A50指数期货成交清淡而H股指数期货成交活跃可能导致了它们与境内现货指数之间在报酬溢出效应上表现不一,而股票市场在某些方面的不完善也是境内外市场之间一体化程度较低的原因。此外,利用历史数据统计分析发现,“A50魔咒”论尚缺乏足够的证据。
   第6章是境外中国概念衍生品与我国金融稳定。本章首先从理论上阐述了金融稳定特别是金融定价权的涵义以及金融衍生品与金融稳定之间的关系,分析了境外中国概念衍生品对我国金融稳定的影响,并在全文理论与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应对境外中国概念衍生品的政策建议,包括对境外中国概念衍生品趋利避害,夯实金融现货市场,积极发展基础金融衍生品,把握人民币国际化带来的机遇以及加快金融中心建设等等。
   本文的创新之处主要包括:第一,对NDIRS与境内人民币利率产品之间的联动效应进行研究,由于NDIRS的交易时间并不长,国内对其的专门研究还很少见,因此本文将会极大地丰富现有研究成果;第二,对汇率、利率、股指进行全方位研究,这些价格指标基本涵盖了境外主流的中国概念衍生品,然后在此基础上研究境外中国概念衍生品对我国金融稳定的影响并提出政策建议,具有较强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第三,使用多种计量方法对基于境外中国概念衍生品的境内外金融市场联动效应进行多角度研究,旨在提供更多更细致的证据,以增加结论的可靠性和科学性;第四,从历史数据统计分析的角度对新华富时中国A50指数期货到期日效应进行了剖析。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