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肝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证候特点的相关性研究
【6h】

肝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证候特点的相关性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英文缩略词表

文献综述

第一部分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现代医学研究现状

第二部分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中医研究现状

第三部分 肝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关系的理论研究

前言

第—部分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病与症状学研究

1 对象与方法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调查内容

1.6 质量控制

1.7 统计方法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比较

2.2 DPN患者首发症状特点

3 讨论

3.1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病率高,症状复杂

3.2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年龄特点

3.3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性别特点

4 小结

第二部分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医证候特点研究

1 对象与方法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调查内容

1.6 调查质量控制

1.7 数据录入与处理

2 结果

2.1 年龄和性别分布情况

2.2 病程构成情况

2.3 症状分布情况

2.4 舌象分布情况

2.5 脉象分布情况

2.6 病位证素分布情况

2.7 五脏病位证素积分

2.8 肝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证候的相关性

3 讨论

3.1 证候和证素

3.2 年龄和病程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影响

3.3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证候分布特征

4 问题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个人简历

中医药科研项目查新报告书

展开▼

摘要

本课题在中医文献整理的基础上,观察了厦门地区566例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患病情况及首发临床症状特点。另外,采用证素辨证方法,采集144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四诊信息,研究其证候特点,以期找到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主要病机及从肝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依据。
   一、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病及症状学特点研究
   目的:研究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患病情况及主要症状特点。
   方法:以2011年12月-2012年11月在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分泌糖尿病科住院的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糖尿病西医诊断依据1999年WHO糖尿病诊断标准,周围神经病变参照《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2010版中的诊断标准。采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分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组(DPN组)和非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组(NDPN组)进行描述统计分析。
   结果:
   1、566例患者中,312例为DPN患者,占55.12%。DPN组平均年龄显著高于NDPN组,分别为(60.62±11.02)岁和(58.15±14.23)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病程方面,最小病程10天,最大病程40年,平均病程7.5年,DPN组平均病程(8±6.87)年,NDPN组平均病程(6.82±7.39)年,两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
   3、性别方面,男性282例,其中,DPN组141例,平均年龄为(58.92±11.7)岁,高于NDPN组(55.16±14.17)岁(P<0.05)。女性284例,DPN组171例,平均年龄(62.02±11.7)岁,NDPN组113例,平均年龄(61.87±13.47)岁,两组年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男性DPN人群集中在50岁-65岁,而女性DPN人群从50岁后增长趋势明显,在65岁左右达到高峰。
   4、DPN组171例女性患者,平均年龄(62.02±11.7)岁,停经人数占85.39%,初潮年龄(14.53±2.35)岁,停经年龄(49.23±4.60)岁;而NDPN组113例女性患者,平均年龄(61.87±13.47)岁,初潮年龄(14.22±1.88)岁,停经年龄(49.53±3.36)岁,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5、312例DPN患者中171例有肢体麻木,伴发刺痛、蚁爬感、灼热感、瘙痒、乏力、肢寒畏冷、触电样感等症状。
   结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病率高,群体老龄化,患者以中老年女性居多,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发病隐匿性,但临床研究发现有症状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多于无症状者,四肢麻木是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常见的首发症状特点。
   二、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医证候特点研究
   目的:通过研究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证候特点,探讨其主要病机,寻找从肝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依据。
   方法:以来自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及厦门眼科中心,符合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诊断标准与排除标准(同第一部分)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采集患者的症状、体征,在四诊的基础上,借助证素辨证系统对四诊信息进行分析,研究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中医证候特点,并运用相关统计方法研究肝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证候特点的相关性。
   结果:
   1、144例患者中,年龄最小35岁,最大80岁,平均年龄(60.28±10.30)岁。女性76例(52.78%),男性68(47.22%)。在年龄分层上,30-39岁4人,40-49岁21人,50-59岁37人,60-69岁54人,70-79岁27人,80-85岁1人。最短病程1.5个月,最长病程30年,平均病程8.05年,其中病程在5年内的有49例,病程在5-9年的有38例,病程10-19年的有44例,病程在20-30的有13例。
   2、主要证候特点有手足麻木、夜尿频多、视物模糊、舌淡红、舌苔薄、舌苔白、脉细、脉弦。
   3、病位证素涉及15处,分别为肝、肾、经络、脾、肺、肌肤、筋骨、胞宫、胃、心、表、胆、心神、膀胱、大肠。五脏病位所占比例分别为肝58.33%,肾56.94%,脾21.53%,肺6.94%,心4.17%。而证素积分方面,肝、肾高于脾、肺、心(P<0.01,P<0.05,P<0.05),(P<0.01,P<0.05,P<0.01),但肝、肾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
   4、虚性证素积分超过100的分别为血虚、阳虚、阴虚和气虚;实性证素积分超过100的分别为湿、痰和血瘀。
   5、病位在肝的归为肝病位组有84例,其他病位统归为非肝病位组有60例,肝病位组和非肝病位组患者的年龄、性别无统计学差异(P>0.05)。肝病位组患者血虚、阴虚、阳虚和气虚证素积分均高于非肝病位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P<0.01,P<0.01),但湿、痰、血瘀证素积分,两组间无显著差异(P值均>0.05)。肝病位组血虚、阴虚和血瘀证素阳性率方面显著均高于非肝病位组(P值均<0.01)。
   6、肝与血虚证素积分的Spearman相关系数为0.732(P<0.01)。肝与阴虚证素积分的Spearman相关系数为0.572(P<0.01)。
   7、肝病位组急躁易怒的症状多于非肝病位组(P<0.05),此外,肝病位组视物模糊和脉弦的证候频率显著高于非肝病位组(P<0.01,P<0.01)。
   8、麻木、肢寒畏冷及刺痛症状,肝病位组显著高于非肝病位组(P<0.01,P<0.01,P<0.01)。
   结论:
   1、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症状复杂,涉及的病位较多,主要的五脏病位有肝、肾。
   2、肝血虚是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主要病机之一。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