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我国商业银行信贷管理与风险应对策略研究
【6h】

我国商业银行信贷管理与风险应对策略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本文结构安排

第2章 商业银行信贷管理中识别风险的主要方法

2.1 定性识别方法

2.2 信用评级方法

2.3 统计评分法

2.4 定量分析模型简介

第3章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信贷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3.1 内部性问题

3.1.1 银行信贷管理机制不健全

3.1.2 商业银行经营体制尚不完善

3.1.3 缺乏衡量信贷风险的先进方法

3.1.4 银行内部信贷文化滞后

3.1.5 信息不对称严重诱发道德风险

3.2 外部性问题分析

3.2.1 经济体制机制问题

3.2.2 法律法规问题

第4章 国外商业银行信贷管理实践

4.1 国外商业银行信贷管理的主要做法

4.1.1 美国商业银行的信贷管理

4.1.2 新加坡商业银行的信贷管理

4.2 可供借鉴的经验

4.2.1 完善管理组织构架

4.2.2 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

4.2.3 良好的风险文化

第5章 完善我国商业银行信贷管理对策分析

5.1 加强公司治理结构建设

5.2 创建信贷管理信息系统

5.3 健全信用评级体系

5.4 加强风险资产管理

5.5 完善信贷政策

5.6 处理好信贷政策的五个关系

5.7 加强外部监管的措施和建议

5.7.1 完善法制建设 突出商业银行的市场地位

5.7.2 切实加强中国人民银行 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的监管力度

5.7.3 加快建立贷款保险制度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展开▼

摘要

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日益深入,经济全球化的层级和深度不断加剧,中国的银行业面临着十分严峻的形势。在我国,商业银行经营的主要内容依然是存款、贷款、结算业务,而贷款业务又是这其中的重中之重。加强并改进银行的信贷管理,发挥好银行信贷职能,除了能够满足银行自身不断成长之外,还能不断优化资源配置,实现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对于我国商业银行参与国际竞争,实现我国由经济大国向经济强国迈进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本文重点研究了商业银行信贷管理以及由信贷业务所对应的风险应对策略,简要介绍了信贷风险管理在国际和国内的研究情况,分析了造成当前我国银行业信贷管理中的问题,并以美国和新加坡为例,对比研究了发达国家在信贷管理中的先进经验,对我国银行业加强信贷管理与风险控制提出了可供参考的建议。本文对国际银行业信贷管理的做法进行了阐述,从传统的“5C”、“LAPP”、“SWOT”等定性分析法,到内部评级法、“统计评分法”等,再到信贷风险的定量分析模型等。
   本文明确了我国银行信贷管理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包括信贷管理机制的不健全,银行普遍忽略风险而更加重视经济利润;信贷经营体制落后,与快速发展的市场经济和外部环境难以匹配;缺乏信贷风险评价和度量的工具,评价结果参考性补足;商业银行信贷风险文化的缺失和信息不对称诱发的道德风险等。除此之外,来自银行外部的经济转轨期的体制机制不健全,以及法律、法规对商业银行经营的保护不够以及对不诚信行为的惩罚力度偏低等,也是影响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有效性的重要原因。
   本文分析和讨论了如何完善我国银行业信贷管理,从加强公司治理结构建设、创建信贷管理信息系统、健全信用评级体系、加强风险资产管理、完善信贷政策等角度,提出了我国商业银行加强信贷管理的措施,并对外部政策、监管的进一步配套提出了可行的方法。笔者在这些领域的研究虽不十分透彻,但相信这些内容对于提高我国银行业的信贷管理水平仍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