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中国大豆国际贸易环境及竞争力研究
【6h】

中国大豆国际贸易环境及竞争力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的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方法

1.3 本文的创新和不足

1.3.1 论文的创新之处

1.3.2 论文研究的难点与局限性

1.4 文献综述

1.4.1 关于大豆产业贸易环境的理论综述

1.4.2 关于大豆竞争力的理论综述

第2章 中国大豆进出口贸易环境变迁

2.1 20世纪50年代之前中国垄断世界大豆国际贸易

2.1.1 中国是世界上大豆产量最多的国家

2.1.2 中国是世界上大豆及豆制品出口量最多的国家

2.2 中国大豆贸易地位持续下降

2.2.1 1949-1995年中国大豆出口地位持续下降

2.2.2 1996年以来中国成为世界上大豆进口量最多的国家

2.2.3 世界大豆出口与生产美国一家独大

2.2.4 巴西和阿根廷在世界大豆产量和出口量中地位上升

第3章 大豆贸易国际竞争力指标分析

3.1 国际市场占有率比较

3.1.1 国际市场占有率指标概述

3.1.2 大豆国际市场占有率指标分析

3.2 贸易竞争力指数分析

3.2.1 贸易竞争力指数概述

3.2.2 大豆国际贸易竞争优势指标分析

3.3 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

3.3.1 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概述

3.3.2 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分析

3.4 其他国际贸易竞争力指标

3.4.1 相对国际竞争力指数

3.4.2 出口产品质量升级指数

3.5 指数结果对比与评价

第4章 影响中国大豆竞争力的因素分析

4.1 中国大豆市场价格偏高

4.1.1 生产成本高

4.1.2 生产规模小

4.1.3 生产力水平低

4.2 大豆产品质量及安全问题

4.2.1 中国大豆品质偏低

4.2.2 中国农产品生产安全体系不够健全

4.3 国际资本对世界大豆市场的控制

4.4 期货市场不健全

4.5 政府政策

4.5.1 取消关税配额限制对国内大豆产业冲击

4.5.2 农业政策支持力度不够

第5章 提高中国大豆国际竞争力的建议

5.1 以品种创新和提高相对规模效益降低大豆生产成本

5.1.1 加大科技投入,提高大豆单产水平

5.1.2 提高大豆单一品种的区域种植规模,实现相对规模效益

5.2 打造国产大豆非转基因的绿色品牌

5.2.1 加强大豆极其产品的标识管理

5.2.2 振兴中国传统豆制品加工业

5.3 增强市场行为能力:创建并完善大豆风险管理体系

5.4 完善期货市场,努力争取大豆的自主定价权

5.5 政府制定相关的政策措施来加大对中国大豆产业的保护

5.5.1 采取贸易保护政策,控制大豆进口数量

5.5.2 充分利用WTO农业协会的“绿箱”政策条款,增加对大豆产业的支持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1961-2010年三大指标系数统计

致谢

个人简历

展开▼

摘要

大豆在中国拥有悠久的种植历史,是传统的大宗粮油作物,而且平均蛋白质含量高,压榨后生成的豆粕也是动物饲料的重要添加物。因此大豆消费在中国居民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与此紧密相关的大豆贸易也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
   20世纪50年代以前,中国曾是世界上最大的大豆生产国和出口国。自1996年起更改进口配额限制后,中国迅速转变为大豆净进口国。由于受到油料供给、饲料和畜牧业发展等方面的需求不断增大和进口大豆低成本价格的长期影响,如今更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大豆进口国。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最新统计数据标明,2012年中国大豆的进口量5700.5718万吨,占全球大豆进口量的63.27%,其值远超过国内大豆年产量。国内大豆生产能力不足及对外贸易中的长期入超现象,已经引起了中国政府以及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和研究。
   论文第一章主要介绍研究缘由,回顾了国内外学者关于世界大豆生产与贸易环境的变迁。尤其是涉及中国大豆贸易国际竞争力的研究文献,在明晰中国大豆贸易地位的基础上对大豆产业的国际竞争力进行深入研究。第二章则重点分析了近代中国大豆生产和贸易的环境变迁,总结归纳了中国大豆在世界大豆贸易中的地位变化特征,深入剖析了中国大豆当前所面临的国际贸易环境。第三章中通过分析大豆产业的贸易竞争力指数、各国大豆在全球市场占有率和大豆的显性比较优势指数等指标深入探讨比较并结合实证数据对我国大豆行业所体现的国际竞争力进行了剖析,阐明了中国大豆在国际大豆贸易市场的竞争地位。第四章主要从价格、生产力水平、期货市场、政府相关政策等不同角度综合分析了影响中国大豆国际竞争力的因素。在最后的第五章,针对这些影响因素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来提高中国大豆的国际竞争力。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