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猎人笔记》中的人道主义思想研究
【6h】

《猎人笔记》中的人道主义思想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外文摘要

摘要

序论

第一章 《猎人笔记》产生的语境

第一节 屠格涅夫的生平与创作

第二节 《猎人笔记》的创作背景

第三节 《猎人笔记》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 《猎人笔记》的人道主义思想分析

第一节 人道主义思想

第二节 对美好人性的讴歌

第三节 对农奴制无情地批判

第三章 《猎人笔记》中人道主义思想的地位及其意义

第一节 《猎人笔记》与人道主义思想在屠格涅夫创作中的地位

第二节 《猎人笔记》中人道主义思想在俄国文学史及其社会的价值

第三节 《猎人笔记》中人道主义思想与当今中国社会的联系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展开▼

摘要

伊凡·谢尔盖耶维奇·屠格涅夫(1818~1883年)是19世纪俄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他与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并称为俄国批判现实主义的三巨头,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19世纪俄国文学界的主流文学流派是“自然派”,它以批判社会现实、反抗专制制度和农奴制度为其创作思想基础。屠格涅夫正是该文学流派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他凝聚了批判社会现实之风,他的作品真实地再现了19世纪俄国的社会生活,抒发了对下层人民的同情与赞美,表达了对当时沙皇农奴专制制度的不满。反对农奴专制制度和关注底层小人物的命运是屠格涅夫人道主义最重要、最鲜明的内容。
   在长达半个世纪的文学创作生涯中,屠格涅夫以人道主义价值观为准绳,无情地揭露非人道的社会现状,批判沙皇专制统治和农奴制度对人性的摧残,以及对人类生存空间的扼杀。屠格涅夫是一个比较多产的作家,一生创作了大量的作品,其中《罗亭》(1856)、《贵族之家》(1859)、《前夜》(1860)、《父与子》(1862)、《烟》(1867)、《处女地》(1859)这6部长篇小说尤为著名,得到了俄国,乃至全世界的认可。屠格涅夫早期作品《猎人笔记》,这部作品给他带来了巨大的声誉,与以上作品相比毫不逊色。
   《猎人笔记》是一部形式独特的短篇特写集,由25篇特写和短篇小说组成。全书以一个猎人行猎为线索,刻画了地主、管家、磨房主妇、城镇医生、贵族知识分子、农奴、农家孩子等众多的人物形象,真实地展现了农奴制背景下各阶层人民的生活风貌。全书有统一的主题,即对腐朽的农奴制度进行揭露和控诉,是人道主义思想体现最为明显的一部作品。本篇文章就以《猎人笔记》为研究对象,拟分三章着重分析其中蕴含的人道主义思想。
   第一章概括介绍作家的生平创作、《猎人笔记》产生的背景及作品故事内容梗概。
   第二章首先梳理人道主义思想发展过程,总结人道主义思想内涵,之后选用《猎人笔记》中比较典型的人物故事进行对比分析,得出其中所蕴含的人道主义思想内涵。
   第三章首先阐述《猎人笔记》与人道主义思想在屠格涅夫创作中的地位,之后论述《猎人笔记》中人道主义思想在俄国文学史及其社会的价值,最后论述《猎人笔记》中所蕴含的人道主义思想与当今中国社会的联系。
   相信通过对此课题的研究能够让人们对特写集《猎人笔记》有一个更加深刻全面的认知,进而对屠格涅夫的人道主义思想有更深刻的体会,与此同时,希望呼唤社会各界对人道主义思想的关注,希望对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所启迪。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