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我国商业银行离岸人民币业务研究——以香港人民币市场为例
【6h】

我国商业银行离岸人民币业务研究——以香港人民币市场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背景

1.2 文献综述

1.3 研究方法

1.4 内容安排及创新与不足之处

第2章 离岸金融市场及离岸人民币市场:内涵及外延

2.1 离岸金融业务与离岸金融市场

2.1.1 离岸金融业务的概念及拓展

2.1.2 离岸金融市场的特点与规模

2.1.3 离岸金融市场的类型

2.2 离岸人民币市场的概念及内涵

2.3 离岸人民币市场与人民币国际化及其他市场的关系

2.4 香港形成人民币离岸市场的优势

第3章 离岸人民币市场的现状分析:产品创新与规模拓展

3.1 离岸人民币市场的形成与发展:概述

3.2 香港人民币离岸市场的定位

3.3 香港离岸人民币市场的现状

3.3.1 香港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量

3.3.2 香港人民币资金池规模

3.3.3 香港人民币市场的人民币产品

3.4 香港人民币市场资金双向流通渠道

3.4.1 人民币融入渠道

3.4.2 人民币流出渠道

第4章 离岸人民币市场的特点、困境及前景展望

4.1 离岸人民币市场的特点

4.2 离岸人民币市场发展的困境及制约因素

4.3 离岸人民币市场的前景展望

4.3.1 离岸人民币市场三个发展阶段

4.3.2 政策预期

4.3.3 离岸人民币市场的产品创新及市场深化

4.3.4 人民币离岸市场中期规模:估算与展望

4.3.5 香港离岸人民币市场的远景猜想

第5章 离岸人民币市场建设为我国商业银行带来的机遇

5.1 离岸人民币业务带来跨境结算、账户管理等需求

5.2 离岸人民币存款业务机会

5.3 离岸人民币贷款及融资业务机会

5.4 离岸人民币资金交易机会

5.5 离岸人民币资产管理及投行业务机会

5.6 个人离岸人民币业务机会

5.7 离岸人民币回流带来的境内机构业务机会

第6章 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离岸人民币业务的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展开▼

摘要

随着人民币国际化步伐的加快,2009年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推出,特别是2010年7月清算协议修订以来,香港离岸人民币业务出现了爆炸式增长,到目前,香港离岸人民币市场初步形成。
  离岸人民币市场看似一个自由市场,但实际由政府设计并推动,最终清算受到人民银行的控制,资金流入与流出的总阀门掌握在中央政府手中,人民币无法在离岸与在岸市场间自由流动,升值背景下形成两个价格体系,并持续形成套利空间,这在事实上成为了目前人民币跨境结算的主动力。
  本文以香港离岸人民币市场为对象,对于离岸人民币市场及离岸人民币业务的现状、发展情况进行探究,并对其在可预见的时间段内的发展前景进行预测,同时也分析了离岸人民币市场的发展为我国商业银行的离岸人民币业务发展提供的机遇,从而为其今后的发展布局提供有效的政策建议。
  通过对香港离岸人民币中心的发展状况的分析,本文认为当前香港离岸市场的流动性及深度尚且不足,缺乏公认的基准利率和完整的收益率曲线,因此人民币产品的定价较为困难,并且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商业银行人民币产品的创新步伐。
  另外,由于人民币升值预期强烈,目前离岸市场对人民币进行融资的负债性需求还很少,但该类业务前景广阔,特别是在离岸相对于在岸的融资具有显著价格优势的情况下。中期内,对于商业银行来讲,可重点拓展的离岸融资产品有三类:债券融资、贸易融资、项目(设备)融资。
  对于香港人民币离岸中心的前景,本文预测,在未来3年内,香港人民币存款有望达到3万亿的规模,并在未来5-10年成为境外人民币投资及融资中心,其地位将不亚于伦敦在欧洲美元市场的地位。
  伴随香港人民币离岸中心的发展,离岸人民币业务正发生转向:重心由个人业务转向公司业务;个人业务由存款、汇兑等低端金融消费向财富管理等高端需求发展;公司业务由传统商业银行业务转向与资本市场业务协调发展,这些给我国商业银行境外机构提供了重大业务机会。
  我国商业银行应将人民币离岸业务作为人民币国际化业务的重点。可在境外业务协同、离岸在岸联动、优化资源投入与政策支持这三个层面推进离岸业务。同时加快产品创新与人才培养,挖掘整合客户资源、提升定价能力。最大程度和最快速度将我行在境内本币业务的优势拓展到离岸市场。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