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中日零部件贸易的增长及影响因素研究
【6h】

中日零部件贸易的增长及影响因素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第1章 引言

1.1 问题的提出

1.2 产品内分工及相关概念的界定

1.3 文章研究思路、方法和结构安排

1.4 本文创新和不足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产品内分工的发展及特点

2.2 产品内分工的决定因素

第3章 数据选择及贸易的度量

3.1 贸易的度量

3.2 数据

第4章 中日产品内分工和零部件贸易的现状

4.1 全球零部件贸易现状

4.2 中日零部件贸易的结构分析

4.3 中日零部件出口竞争力分析

第5章 中日零部件贸易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5.1 实证模型的建立与变量解释

5.2 回归结果分析

第6章 相关结论与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A

附录B

附录C

附录D

附录E

附录F

致谢

个人简历

展开▼

摘要

本文选用Athukorala在2010年提出的零部件分类标准,从全球零部件贸易、零部件出口目的地和进口来源地、制造业与零部件贸易对比以及零部件出口竞争力等方面全面分析了中日两国零部件贸易的发展情况。分析认为,尽管中国也对日本出口电信设备(SITC764)等高技术型零部件,从产品价值链的角度看,中国的国际分工地位仍低于日本。在实证分析部分,本文建立了增广引力模型,通过利用联合国贸易统计库1996年~2011年间中国和日本零部件贸易的数据,运用两个模型分别检验了两国零部件贸易的影响因素。整体而言,不同解释变量下一国零部件出口的符号预期及影响程度均不相同。其中,GDP、直接投资和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绝对差对中国向日本零部件的出口有促进作用,但 GDP对零部件出口的促进作用更大。因此,我国应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合作,加速产业升级和贸易转型,积极吸引外资,从而带动我国零部件贸易量的增加和质的提高。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