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安神定律汤治疗功能性早搏和改善心率变异性的临床及实验研究
【6h】

安神定律汤治疗功能性早搏和改善心率变异性的临床及实验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文献研究

综述一 功能性早搏的中医药研究治疗现状

1.中医药对功能性早搏的认识

2.中医药对功能性早搏的治疗

3.总结与展望

综述二 现代医学对功能性早搏的认识

1.功能性早搏的认识

2.功能性早搏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3.功能性早搏的临床特点

4.功能性早搏的治疗

5.结论

临床研究

引言

1.病例选择

2.研究方法

3.统计学分析

4.研究结果

1.材料与方法

2.统计学处理

3.结果

讨论

1.功能性早搏病因病机的探讨

2.功能性早搏特色治法的探讨

3.安神定律汤方药分析

4.安神定律汤对功能性早搏心率变异性的影响

5.安神定律汤临床疗效分析

结论

安全性分析

不足之处

验案举隅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展开▼

摘要

研究目的:
  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面对的社会竞争压力日益增大,心血管疾病患病率不断上升,功能性早搏的发生率也越来越高。功能性早搏往往在精神高度紧张、过量饮酒、饮茶、咖啡、失眠、过劳等因素下诱发,典型表现有心悸、气短、胸闷、失眠、焦虑紧张、心烦、乏力等不适,部分患者通过调整生活方式及心理状态症状即可缓解,无需特殊药物治疗。但目前越来越多的功能性早搏患者因早搏频发、心搏过重,或心脏停跳感明显以及患者对疾病的认识不足导致焦虑、失眠等精神心理症状,极大地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精神、心理负担过重,治疗愿望十分迫切。西医临床常用的抗早搏西药虽具有作用快速、特异性高等优点,但长期用药会抑制心肌及心脏传导系统,同时又存在致心律失常的潜在风险,易导致过度治疗,从而使药物治疗的获益受到限制。中医学的整体观念及辨证论治等优势可以弥补单纯西医在治疗心脏功能性早搏上的不足,中医辨治早搏已成为不可忽视的发展趋势。冯玲主任医师根据多年实践经验认为功能性早搏的主要病机为阴血亏虚,热扰心神,在临床使用清热养血安神法治疗各种类型的功能性早搏均取得肯定疗效,并据此法研制成安神定律汤。本研究拟通过系统的临床观察和动物实验进一步验证安神定律汤治疗功能性早搏的疗效及安全性,并对其治疗机理和配伍特色进行深入探讨,为今后临床更好地治疗本病提供有力依据。
  研究方法:
  本研究以2016年3月至2017年5月期间,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心血管内科门诊患者为试验数据来源,共收集符合纳排标准的(阴血亏虚,热扰心神证)功能性早搏患者68例,进行24h动态心电图(Holter)检查,记录检查结果,填写中医证候量化测评表,告知患者研究目的、内容及方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在开始时均向所有研究对象采取健康教育和饮食指导,尽量减少其他各种可能影响患者临床疗效的不良因素,所有患者进行研究期间均需停用其他抗心律失常药物。按患者就诊先后顺序编为1到68号,以随机化为原则,采用随机排列表的方法进行分组,治疗组35例,对照组33例,治疗组予安神定律汤颗粒剂,150ml热水冲服,一次1格,每日3次,早中晚饭后服用,具体药味如下:炒酸枣仁30g、柏子仁20g、黄精20g、丹参20g、苦参10g,珍珠母30g等。对照组予酒石酸美托洛尔片(商品名:倍他乐克),每次12.5mg,每日2次,早晚温开水送服。两组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第2周、4周记录患者一般情况,包括体温、呼吸、心率、血压等;治疗前及治疗后第2,4周需采集患者症状体征并记录到中医证候量化测评表中,并按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第二辑》制定的分级计分法对患者治疗前、治疗后第2周、治疗后第4周的中医症状分级计分标准加以判断评分,每个病例的症状积分和就是该患者症状总积分值。治疗前后均需行一次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采用计算机自动分析结合人工对动态心电图结果进行分析,采集治疗前后患者房性早搏和室性早搏的个数,并记录心率变异性时域分析参数指标,包括参数SDNN、SDANN、RMSSD及PNN50值,所有患者动态心电图有效采集时间需大于22小时。观察治疗前和治疗结束时患者的肝肾功能、血、尿、便常规,以明确中药治疗的安全性并记录不良事件的发生。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包于治疗前对两组患者的人口学和临床学特征进行基线对比,对治疗前后两组患者早搏次数、早搏总疗效、心率变异性(SDNN、SDANN、RMSSD、PNN50)及中医症状积分等疗效性指标进行比较分析。计数资料采用行*列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及单因素方差分析;所有计量资料均以x±s(均数±标准差)表示,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为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动物实验采用乌头碱诱发室性心律失常,选取健康Wistar雄性大鼠40只,按体重编号后,以随机数字表法完全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分别为空白组,稳心颗粒组,胺碘酮组,安神定律汤颗粒剂组,适应性饲养3日后,连续给药7日,给药体积1ml/100g。末次给药后半小时,用10%水合氯醛3.5mL·kg-1腹腔注射麻醉后,连接MP150心电记录仪,记录正常心电图,同时监测心电图Ⅱ导联。待心电图平稳后,将大鼠一侧腹股沟部的皮肤剪开,显示股静脉后将10μg/mL乌头碱以10mg/(L·min)用恒流泵经股静脉灌注,观察注射乌头碱后大鼠发生心律失常的情况,分别记录室性早搏(VP)、室性心动过速(VT)、室颤(VF)出现的时间及大鼠的死亡时间。实验结果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包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所有计量资料均以(x)±s(均数±标准差)表示。
  研究结果:
  1.临床研究结果:治疗组(35例)与对照组(33例)两组患者分别在性别、年龄、病程、病情轻重、中医症状积分、早搏类型、24h动态心电图早搏次数、心率、血压、心率变异性等基线资料方面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两组患者之间具有可比性。
  (1)两组中医证候总疗效比较:经过治疗后,治疗组中医临床证候显效21例,有效6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0.0%,对照组中医临床证候显效15例,有效7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73.33%,治疗后两组间比较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证候改善的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
  (2)两组中医症状积分的比较:治疗后治疗组中医症状积分与治疗前相比有明显的降低,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显著(P<0.01);治疗后对照组中医症状积分与治疗前相比有明显的降低,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显著(P<0.01);治疗后中医症状积分两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1),治疗组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
  (3)治疗后两组中医各单项症状比较:胸闷、气短、咽干口燥、大便干结治疗后组间比较有差异(P<0.05),得出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尤其在心悸、失眠、心烦、神疲乏力治疗后组间的比较差异显著(P<0.01),得出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其中特别是对心悸、失眠、心烦等热扰心神之症改善明显,说明热扰心神在心(动)悸发病中的重要性,并说明通过清热养血安神能提高治疗本病的疗效。
  (4)早搏次数比较:房早和室早次数治疗后与治疗前组内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房早和室早次数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
  (5)治疗后早搏总疗效比较:治疗组中显效者24例,有效者4例,无效者2例,得出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中显效者17例,有效者5例,无效者8例,总有效率为73.33%。两组治疗后早搏总疗效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
  (6)心率变异性(SDNN、SDANN、RMSSD、PNN50)比较:治疗组治疗前后参数SDNN、SDANN、RMSSD、PNN50组内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参数SDNN、SDANN、RMSSD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两组治疗后参数PNN50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安神定律汤能明显提高功能性早搏患者降低的心率变异性指标,调节心脏自主神经失衡状态,起到抗心律失常作用。
  2.实验研究结果
  与空白组、稳心颗粒组、胺碘酮组等三个模型组相比,安神定律汤颗粒剂组能够明显延缓乌头碱所致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及死亡的出现时间,延长大鼠的存活时间,说明本方具有明显的抗心律失常作用,统计学分析有显著性差异(P<0.01),为本方在临床应用于功能性早搏的治疗提供了坚实的实验依据。
  结论:
  1.安神定律汤能明显减少功能性早搏(阴血亏虚,热扰心神证)患者的早搏次数。
  2.安神定律汤既能有效改善功能性早搏(阴血亏虚,热扰心神证)患者出现的心悸、气短、胸闷等不适,还能有效缓解由早搏引起的失眠、心烦等精神心理症状,双心同调,从而达到真正的健康。
  3.安神定律汤对房性早搏和室性早搏(阴血亏虚,热扰心神证)患者均有很好的疗效。
  4.安神定律汤能明显提高功能性早搏(阴血亏虚,热扰心神证)患者的心率变异性参数,调节心脏自主神经功能活动。
  5.安神定律汤对不同病程长短的功能性早搏(阴血亏虚,热扰心神证)均有一定的疗效。
  6.安神定律汤治疗功能性早搏(阴血亏虚,热扰心神证)患者无不良反应,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7.安神定律汤对乌头碱诱发的室性心律失常具有明显的对抗作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