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心衰1号方治疗高血压病、糖尿病、冠心病并发慢性心衰的临床研究
【6h】

心衰1号方治疗高血压病、糖尿病、冠心病并发慢性心衰的临床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英文缩写词表

综述一 慢性心力衰竭中医研究进展

综述二 近十年慢性心力衰竭现代医学研究进展

前言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1 高血压病、糖尿病、冠心病并发慢性心衰的发病机理研究

2 高血压病、糖尿病、冠心病并发慢性心衰的现代医学治疗困境

3 高血压病、糖尿病、冠心病并发慢性心衰的病证特点

4 益气温阳、活血通络、利水消肿治法的立法依据

5 益气温阳、活血通络、利水消肿治法的理论内涵

6 益气温阳、活血利水法治疗慢性心衰的现代医学研究进展

第二部分 临床观察研究

目的

方法

1 研究设计方法

2 病例来源和选择标准

3 治疗和用药方案

4 药物管理

5 观察方法

6 观测指标

7 疗效判定标准

8 医学伦理学考虑

9 统计分析方法

结果

1 一般资料

2 基线情况

3 疗效分析

4 安全性分析

讨论

1 心衰1号方的功效主治和特点分析

2 心衰1号方的组方原理和现代药理研究

3 心衰1号方临床应用的经验阐释

4 心衰1号方的临床疗效优势及作用机制分析

5 心衰1号方较芪苈强心胶囊的临床优势探析

6 本研究设计方法学方面的讨论

7 本研究存在的不足及展望

结论

论文创新点

参考文献

结语

致谢

简历

附录

中医药科研项目查新报告书

展开▼

摘要

根据最新研究资料显示,当前全世界心力衰竭患者数量高达2250万,并且正以每年200万左右的速度快速增长,心力衰竭患者5年的存活率相当于恶性肿瘤。另据数据统计显示,我国心力衰竭的总发病率约占2%左右,已成为现下的常见病。因心力衰竭具有病死率高、再住院率高以及预后不良等特点,导致患病人群的生活质量严重下降。
  导致心力衰竭最常见的基础疾病包括高血压病、糖尿病和冠心病。因其具有共同的发病基础及危险因素,临床上很多患者同时患有这三种疾病,并发心力衰竭的几率显著增加,临床上高血压病、糖尿病、冠心病并发慢性心衰比较常见。此类心衰基础病多,病情复杂,病情重,属疑难杂症,预后差。
  现代医学对此类心衰的治疗虽然有起效快、方便等优势,但由于此类心衰患者病情复杂,加之化学药物的适应症、不良反应以及价格昂贵等因素,限制了其在临床上的应用,临床疗效欠佳。中医药在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能够从多靶点、多环节、多机制、多方位发挥作用,弥补西医药治疗的缺陷,与其相辅相成,共同提高临床疗效。但目前针对此类心衰的中医病因病机、证候研究是严重缺乏的,这为我们进一步的辨证论治研究带来了困难。
  本项课题首先对慢性心力衰竭近年来中西医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其次论述高血压病、糖尿病、冠心病并发慢性心衰的发病机理及现代医学治疗困境,具体阐述益气温阳、活血通络、利水消肿治法的理论内涵,以及介绍益气温阳、活血利水法治疗慢性心衰的现代医学研究进展;最后,也是本课题的重点,探讨具有益气温阳、活血通络、利水消肿功效的导师经验方心衰1号方对此类心衰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进而为此类心衰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客观依据。
  第一部分理论研究
  理论研究部分,首先论述高血压病、糖尿病、冠心病并发慢性心衰的发病机理及现代医学治疗困境,其次探讨了中医学对高血压病、糖尿病、冠心病并发慢性心衰的病因病机、证候特点和临床治疗等相关认识。该病病因病机复杂,病位在心,与肺脾肾肝密切相关;病性属本虚标实,本虚以气虚、阳虚为主,以心肾阳虚为根本,兼见脾阳虚,标实主要是血瘀、水饮、痰浊;证型以阳虚水停、血瘀络阻多见;证候表现以心悸,气喘,面肢浮肿,畏寒肢冷为主;病情复杂,心衰程度重,单独使用西医西药往往难以获得满意的疗效,加用中药治疗,会产生更好的近期和远期疗效,以上内容同时也是益气温阳、活血通络、利水消肿治法的立法依据。然后系统地阐释了益气温阳、活血通络、利水消肿治法的理论内涵,包括:
  (1)益气温阳治其本,兼以活血通络利水治其标,标本同治,以治本为主。对益气温阳法治疗心衰进行理论溯源,关于阳气对人体的重要性,《黄帝内经》有众多描述,针对此类心衰气虚、阳虚之病机根本,治疗当温阳益气以治本。历代中医大家均重视温阳法治疗心衰,真武汤,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五苓散,四逆汤等为温阳利水常用方,临床疗效卓著。因心气虚衰是心力衰竭发生的直接原因,气行则血行,气虚则血滞,故心衰大部分兼夹血瘀证,吾师主张活血化瘀法宜贯穿心衰治疗始终,因络脉瘀阻为心衰发生之中心环节,故在活血化瘀药物中常常选用具有通络作用之药物,血行水亦行,间接起到利水之疗效,再配合利水法,如此则活血通络、利水二法并用,针对本病瘀血、水湿之标。
  (2)温补心肾为主,兼顾脾脏。在心力衰竭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心肾阳气不足始终起着主要的推动作用,为疾病的本质所在。肾主一身之阳气,肾阳既虚,无以资助脾阳,则易导致脾阳虚弱,最终导致心脾肾阳气俱虚。治疗当以温补心肾为主,兼顾温脾益气。
  最后,现代医学研究表明,益气温阳、活血利水法具有以下功效:缓解心衰症状,改善心功能;通过影响交感神经系统激活,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激活,从而抑制心室重构,延缓心肌损害;提高运动耐力,改善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益气温阳、活血通络、利水消肿治法能够从多靶点、多环节、多机制、多方位发挥其治疗心力衰竭之作用,涉及心衰的多个病理过程,副作用小,相比西药有一定优势。不仅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症状,延缓病情进展,更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应用。
  第二部分临床观察部分
  1目的:
  评价心衰1号方在真实的临床实践中对高血压病、糖尿病、冠心病并发慢性心衰(阳虚水停、血瘀络阻证)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2方法:
  高血压病、糖尿病、冠心病并发慢性心衰患者,中医辨证属阳虚水停、血瘀络阻证者可纳入研究。将2014年9月至2016年10月在广安门医院南区心血管门诊及住院的高血压病、糖尿病、冠心病并发慢性心衰患者,充分考虑患者意愿,分别给予西医基础治疗联合心衰1号方(中药汤剂,100ml/次,2次/日)治疗;或西医基础治疗联合芪苈强心胶囊(1.2g/次,3次/日)治疗。在此期间内,服用心衰1号方的病例全部纳入治疗组;在服用芪苈强心胶囊的病例中,按照年龄±5岁,性别相同,心功能分级一致,病程±2年等因素,与治疗组的患者进行1∶1匹配,形成对照组。最终两组各60例患者纳入临床研究,分析时均取服药4周的数据。疗程前后,记录患者症状、体征、用药情况、不良反应等,并进行安全性及疗效性指标检测。安全性指标包括:血、尿常规,肝、肾功能。疗效性指标包括:中医证候积分,心衰体征积分,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左室射血分数,BNP,生活质量评价。所有数据采用SAS9.3软件进行数据管理及统计分析。
  3结果:
  最终两组各60例患者纳入分析,其中门诊患者43例(35.83%),住院患者77例(64.17%)。性别、年龄、体重、身高、病程、心功能分级等指标在两组间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具有可比性。
  心功能分级疗效:治疗4周后治疗组显效37例(占61.67%),有效16例(占26.67%),无效7例(占11.67%),恶化0例(占0.00%);对照组显效20例(占33.33%),有效24例(占40.00%),无效16例(占26.67%),恶化0例(占0.00%)。治疗4周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33%,治疗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中医证候积分综合疗效方面,治疗4周后治疗组显效38例(占63.33%),有效17例(占28.33%),无效5例(占8.33%),加重0例(占0.00%);对照组显效16例(占26.67%),有效31例(占51.67%),无效13例(占21.67%),加重0例(占0.00%)。治疗4周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33%,治疗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症状和体征改善方面,两组治疗后均有明显的改善(P<0.05)。其中,治疗组的心悸、气喘、面肢浮肿、畏寒肢冷、尿少、胸水腹水改善程度要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心衰体征积分综合疗效方面,治疗4周后治疗组显效36例(占60.00%),有效14例(占23.33%),无效10例(占16.67%);对照组显效21例(占35.00%),有效19例(占31.67%),无效20例(占33.33%)。治疗4周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3.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6.67%,治疗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呼吸困难的改善程度要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生活质量评分改善方面,治疗组平均改善值为51.35±14.54,对照组平均改善值为40.67±11.22;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均有明显的改善(P<0.05),治疗组的改善程度要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LVEF改善方面,治疗组平均提高为0.11±0.06,对照组平均提高为0.12±0.05,两组LVEF均有明显的改善(P<0.05),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BNP改善方面,治疗组平均下降为1168.35±632.62,对照组平均下降为832.42±362.14,两组BNP均有明显的改善(P<0.05),治疗组的改善程度要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收缩压、舒张压、血糖治疗后均有明显的改善(P<0.05),改善程度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住院时间方面,治疗组最短7天,最长14天,平均为9.47±1.77天,对照组最短9天,最长20天,平均为13.03±2.66天,治疗组住院天数比对照组短,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
  安全性方面,治疗组不良事件发生比例为3.33%,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比例为8.3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等实验室安全性指标,均未见明显异常。
  4结论:
  高血压病、糖尿病、冠心病并发慢性心衰病因病机属本虚标实,证型以阳虚水停、血瘀络阻多见,益气温阳、活血通络、利水消肿为治疗此类心衰患者的关键治疗法则。具有益气温阳、活血通络、利水消肿作用的心衰1号方能够有效改善此类心衰患者心功能,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生活质量,降低BNP水平,升高左室射血分数(LVEF)水平,安全性良好。可能与该方不仅具有强心、利尿、扩血管作用,而且能构抑制神经内分泌系统过度激活,进而改善心肌重构有关,既体现西医联合用药的治疗特点,又显示出复方中药多环节、多途径、多靶点的治疗优势。
  心衰1号方治疗高血压病、糖尿病、冠心病并发慢性心衰疗效确切,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通过本研究,可以为此类心衰患者的临床用药提供理论基础和科学依据,希冀能够为中医药治疗此类心衰提供新的思路与研究靶点,从而使中医药治疗心衰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本研究的创新点
  目前鲜有关于高血压病、糖尿病、冠心病并发慢性心衰的中医研究,本课题首次对此类心衰进行临床实践研究,以评价心衰1号方对此类心衰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从而验证基于“益气温阳、活血通络、利水消肿”的理法方药的科学性,为慢性心衰的临床有效干预提供科学依据。心衰1号方组方科学,方药组成特点如下:①以《伤寒论》中温阳利水之经方为主体。②加用滋阴药物,阴中求阳。③加用桂枝辛温通络,丹参,桃仁活血通络,增强活血功效。本研究采用观察性疗效比较研究设计方法,宽松的纳排标准,可以尽可能全部地纳入一定时期内来院就诊的高血压病、糖尿病、冠心病并发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诊疗干预措施亦切合真实临床实践,匹配的方法可以保证两组患者基线资料的均衡性和可比性,其研究结果兼顾科学性和推广性,是该研究设计方法的创新性应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