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侵犯商业秘密罪中“重大损失”的认定问题研究
【6h】

侵犯商业秘密罪中“重大损失”的认定问题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第1章 引言

第2章 侵犯商业秘密罪客观方面概述及重大损失在其中的意义

2.1 侵犯商业秘密罪客观方面概述

2.2重大损失在侵犯商业秘密罪客观方面的地位

第3章 我国各界对侵犯商业秘密罪中“重大过失”规定的现状及其理解

3.1 我国刑法及司法解释对“重大损失”界定范围的相关规定

3.2 理论界对“重大损失”规定的现状

3.3 司法实务界一般对“重大损失”认定标准

第4章 我国对侵犯商业秘密犯罪中“重大过失”认定存在的分歧与问题

4.1 侵犯商业秘密中“重大损失”认定之刑法及司法解释存在分歧

4.2 侵犯商业秘密中“重大损失”认定范围之理论界存在的分歧

4.3 侵犯商业秘密罪中“重大损失”认定之司法实践存在的问题

第5章 侵犯商业秘密罪中“重大损失”认定标准与损失金额确定之完善

5.1 建立健全对“重大损失”相关立法

5.2 合理建构侵犯商业秘密罪中“重大损失”的认定标准

5.3 根据侵犯商业秘密的类型去确定损失金额的计算方法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展开▼

摘要

21世纪是知识、经济、信息“大爆炸”的时代,企业之间在经济上形成了恶性竞争,为了在市场上享有更高的地位,剽窃同类竞争公司机密文件的不良事件在不断发生,而且涉案金额也越来越大。在这样的情况下,国家1997年刑法典中规定了侵犯商业秘密罪来保护商业秘密权人的合法利益,更好地打击经济犯罪。但是《刑法》第219条规定,是否“给权利人造成重大损失”当中的重大损失在立法中没有规定认定标准和具体的损失数额,这不仅导致了不同部门对“重大损失”的理解和应用存在很大分歧,并且从刑法角度来看,刑法学者们给“重大损失”也有很多种分类界限及标准以至于无法达成统一意见,这样一来司法实践队伍很难确定哪些属于真正的“重大损失”。基于侵犯商业秘密罪“重大损失”认定的混乱现状,刑法理论界和司法实践界对“重大损失”观点不一致及立法也没有明确解释何为“重大损失”。在这样地背景下本文主要围绕“重大损失”认定标准和数额计算方式、内容范围等去分析存在的问题以及针对这些问题去提出自己的一些建议去完善侵犯商业秘密罪中“重大损失”具体规定。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