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人民币成为国际储备货币的可行性研究
【6h】

人民币成为国际储备货币的可行性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第1章 导论

1.1 选题背景

1.2 文献综述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第2章 国际储备货币的国际经验

2.1 国际储备货币的概念与国际储备货币体系的演变

2.2 世界主要国际储备货币的国际化进程与经验

2.3 国际经验对人民币国际化的启示

第3章 人民币逐步成为国际储备货币的进程分析

3.1 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3.2 人民币国际化的最新成果

第4章 国际储备货币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4.1 变量选取与数据来源

4.2 模型建立与检验

4.3 模型实证结果分析

第5章 人民币成为国际储备货币的可行性条件分析

5.1 人民币成为国际储备货币的新机遇

5.2 人民币成为国际储备货币的新挑战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6.1 研究结论

6.2 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A 国际储备货币影响因素的计量分析的原始数据

致谢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展开▼

摘要

中国政府针对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审时度势,于2009年正式推出人民币国际化政策,这标志着人民币经过这之前的长期酝酿,正式步入国际化进程。人民币以一种开放的姿态走向世界,逐步迈向国际储备货币之列。本文正是基于人民币国际化视角,对人民币成为国际储备货币进行可行性研究。
  人民币要成为国际储备货币,应当作为一种国际清偿力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接受。在国际储备货币体系的沿革中,世界上主要的国际储备货币包括英镑、美元、日元与欧元。这些货币实现国际化,离不开强大的经济实力、繁荣的国际贸易、发达开放的金融市场以及高度的币值稳定性。本文通过总结这几种国际储备货币的经验,启示人民币应在国际化进程中注重区域经济贸易合作,健全本国金融市场,维持人民币币值稳定。中国在稳步推进人民币成为国际储备货币时,应循序渐进,切不可一蹴而就。
  本文通过对历史资料的整理与对前人文献的研读,将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分为三个阶段:“非国际化政策”实施期、“非国际化政策”松动期和“国际化政策”出台期。政策转型之后的短短几年内,人民币国际化成果颇丰: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活跃,人民币直接投资加速,人民币离岸市场繁荣。这不仅佐证了一国货币要实现国际化需要贸易与金融的联动,同时反映出人民币已经为成为国际储备货币准备了条件。
  为验证一国的经济实力、贸易规模、金融市场开放程度以及货币币值的稳定性对国际储备货币的国际化程度的影响,本文建立了面板数据模型。STATA软件的检验结果显示,就美元、欧元、日元和英镑而言,其在全球的外汇储备中所占份额与一国进出口总额占全世界进出口总额的比重、一国货币对特别提款权的汇率波动率的标准差有显著相关关系。具体来讲,一国的国际贸易规模越大,币值越稳定,则该国货币的国际地位越高。那么,人民币要成为国际储备货币,需要国际贸易的充分带动,也需要注意金融开放过程中对币值稳定的有效维持。
  眼观当下,人民币成为国际储备货币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上海自贸区的建立,“一带一路”的建设以及亚投行的成立,一方面能推进利率市场化,促进人民币的跨境使用,更加明确资本项目下逐步可兑换,另一方面也使得风险可控前提下的资本项目开放的难度加大;一方面可以加快国内产业结构的优化与升级,创造新的投融资机会,顺畅人民币“周边化”“区域化”“国际化”的路径,另一方面加剧了金融市场波动风险;一方面将加强中国与区域内各国的经贸合作,激发人民币在多边领域参与贸易结算与流通的需求持续增长,另一方面或受国际环境制约,受到国际政治经济博弈中发达国家的冲击。
  中国应当逐步满足人民币成为国际储备货币的可行性条件,加强区域与国际经济贸易合作,发展健全金融市场,稳定人民币币值,完善监管以保证风险可控的资本项目开放,使人民币最终跻身于国际储备货币之列。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