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中国与主要贸易伙伴国双边贸易的自然人流动分析
【6h】

中国与主要贸易伙伴国双边贸易的自然人流动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1.3 论文框架

1.4 创新与不足

第2章 与自然人流动相关的文献综述

2.1 自然人流动促进贸易和经济增长的文献综述

2.2 自然人流动壁垒及其影响因素的文献综述

2.3 文献评述

第3章 自然人流动的经济学理论分析

3.1 自然人流动的动因分析

3.2 自然人流动的福利效应分析

3.3 自然人流动影响双边贸易的机理分析

第4章 GATS下中国自然人流动的现状分析

4.1 自然人流动的概念界定

4.2 GATS下自然人流动与中国国际劳务输出的关系

4.3 中国自然人流动的发展现状

第5章 自然人流动影响中国双边贸易的实证分析

5.1 实证模型的构造

5.2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5.3 实证检验

5.4 实证结果分析

第6章 结论及政策建议

6.1 自然人流动对中国双边贸易的影响总结

6.2 相关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展开▼

摘要

自然人流动是 GATS下规定的第四种服务贸易提供方式。相比于其他的贸易模式而言,自然人流动是以服务人员的跨境流动为载体的贸易形式。人员的流动不仅带来了劳动要素的国际间转移,同时也伴随着信息的流动和文化的交流,为东道国和母国之间的经贸合作奠定了基础。正是凭借着其独特的实现方式,自然人流动虽然总量不大但却在国际贸易中占据着特殊的地位,成为各种多边和区域贸易谈判中重点关注的话题之一。近年来,随着自然人流动的发展,其对经济和贸易的影响也逐渐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作为服务贸易的模式之一,自然人流动不仅对服务贸易的增长具有直接的促进作用,同时,它也间接影响了货物贸易的发展。现有的关于自然人流动的研究更多的是从法律和政策角度进行分析,相关的实证研究较少。在少数几篇关于自然人流动对我国双边贸易影响的实证研究中,学者们采用的样本数据均为截面数据,且样本总量偏小,导致实证结果的可靠性有所下降。
  本文将采用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相结合的方法,对我国与主要贸易伙伴国双边贸易的自然人流动进行分析。其中,理论分析部分主要是从自然人流动的动因、对东道国和母国产生的福利效应以及其影响国际贸易的内在机理三个方面,对自热人流动的经济学原理进行分析,为实证检验奠定理论基础。在实证分析部分,本文采用修正后的引力模型,选取中国与50个主要贸易伙伴2006~2013年的面板数据,对中国自然人流动的进出口效应进行实证检验。考虑到对不同类型的贸易伙伴而言,自然人流动对进出口贸易的影响效应可能存在较大差异,本文在对总体样本进行回归分析后,进一步按照收入的不同将总体样本分为两组即发达国家组和发展中国家组,分别加以检验并对实证结果进行比较。实证检验的结果显示:自然人流动与我国的出口贸易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特别是我国自然人流入较为集中的发展中国家,这种出口正效应尤为明显。具体来说,中国输出的自然人每增加10%,出口贸易总额将增加0.99%;中国与发达国家的出口贸易额将增加0.68%;中国与发展中国家的出口贸易额将增加1.22%。相比之下,自然人流动对我国进口贸易的影响则并不显著。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