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全球价值链与贸易超调
【6h】

全球价值链与贸易超调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1.1.2 目的和意义

1.2 文献综述

1.3 创新之处和不足

1.3.1 创新之处

1.3.2 不足之处

第2章 我国全球价值链和贸易超调的现状分析

2.1 全球价值链参与的典型事实

2.1.1 苹果公司的全球价值链分工

2.1.2 全球价值链与国际生产分割的发展

2.2 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现状

2.2.1 我国出口商品特点的核密度分析

2.2.2 所“见”非所“得”:增加值贸易统计下的中国出口“真相”

2.2.3 国家层面全球价值链参与程度指标的比较

2.2.4 行业层面全球价值链参与程度指标的比较

2.2.5 我国企业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的具体特点

第3章 贸易超调的理论框架

3.1 贸易超调的相关分析

3.2 贸易超调的传导方式

4.1 计量模型的建立

4.2 变量说明

4.2.1 主要解释变量和被解释变量

4.2.2 全球价值链参与程度的度量

4.2.3 控制变量

4.3 数据来源说明

5.1 基本估计结果

5.2 企业层面贸易超调程度的再检验

5.3 工具变量回归

5.4 全球价值链参与程度与贸易超调程度的拓展分析

5.4.1 行业上游度与贸易超调

5.4.2 企业库存占比与贸易超调

5.4.3 企业性质与贸易超调

第6章 结论与启示

6.2 启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展开▼

摘要

本文以中国及几个相关国家为研究对象,基于贸易增加值占比的指标来衡量中国全球价值链的参与程度,同时通过全球价值链参与程度的跨区域、跨行业比较,发掘中国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中的定位以及行业参与全球价值链发展的历史进程。另外,通过比较GDP变动与贸易额变动,得出贸易超调的概念,随后本文提出了在全球价值链中贸易波动传导的几个假说,并进一步用实证模型检验了以上假说中传导机制对贸易超调现象的解释能力,也同时说明了在积极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的过程中如何规避整体贸易的过度波动。
  研究结果表明:从全球价值链的参与程度来看,我国的全球价值链参与程度不断加深,且从全球来看处于较高水平;分行业来看,中国作为最终品生产商的地位在近年来有一定的削弱,而中间品贸易水平有一定的提升,但总的来说仍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低端。从全球价值链中贸易波动传导的机制来看,企业的上游度越低,贸易超调的幅度越大;企业库存百分比越小,贸易的波动幅度越大;最后,国有企业相对民营企业并不会经历更大幅度的超调现象。根据这些问题,本文也提出了几条应对之策:转变贸易发展方式,促进对外贸易内生型增长;大力推动产业升级;深化国有企业改革,鼓励体制创新,积极引进国外先进生产要素和管理理念;积极推进供给侧改革,促进内需发展,通过国内消费升级来推动产业升级和价值链参与,促进国际分工地位的提高。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