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心血管健康投资与消费的经济效益研究
【6h】

心血管健康投资与消费的经济效益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1章绪论

1.3.1研究内容

1.3.2研究方法

1.4创新之处

2.1文献综述

2.2理论基础

2.2.1卫生经济学中的生产关系

2.2.2成本效益分析法

2.2.3健康投资与健康消费

第3章中国心血管疾病负担概况

3.1心血管疾病增加人口死亡率

3.2心血管疾病加重经济负担

第4章心血管健康消费的经济效益分析—以美国为例

4.1以美国微创瓣膜置换术为例的分析

4.1.1建立样本

4.1.2样本不良事件及死亡率

4.1.3单项敏感性分析

4.1.4概率灵敏度分析

4.1.5先进疗法可以有效降低疾病痛苦和经济负担

4.2合理利用新技术疗法的经济效益

第5章心血管健康投资的经济效益分析—以香港为例

5.1香港卫生体系的问题

5.1.1社会医疗服务模式陈旧

5.1.2基础医疗服务缺乏亲民性

5.2香港卫生体系的挑战

5.3香港亲老社区医疗项目实施

5.4卫生健康体系的经济效益

第6章加强中国心血管健康管理的思考

6.1合理利用新技术疗法

6.2完善初级和二级卫生医疗体系

6.3投资社区心血管健康促进中心建设

6.4加强政府防控间接致病风险的力量

第7章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展开▼

摘要

如果不考虑经济发展水平的因素,全世界各国目前都在承受着心血管疾病带给老龄化社会的经济和社会方面的巨大负担。中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在过去的30年中,经济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飞速发展的经济对中国人的生活方式产生了巨大影响,人口结构也随之发生了巨大转变,预计到2055年,中国60岁及以上人口将达到4.5亿,而心血管疾病人口数量在经济飞速发展的过程中也在不断增加,为社会和家庭带来了巨大的负担,并且在下个十年中,中国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将保持持续上升趋势。无论是城市与乡村,心血管疾病都已成为主要的人口病亡原因。目前,乡村地区心血管疾病死亡率占据人口总死亡率的44.8%,城市地区心血管疾病死亡率占据41.9%,因患病导致的经济负担的迅速增加必然带来医院和保健资源的巨大压力,现有的公共卫生体系的设立和政策的制定是否适合目前的人口结构形态?卫生资源的分配是否做到了经济有效?面对迅速增长的压力,中国在未来应该采取何种导向措施以降低心血管疾病这个健康第一杀手带来的经济和社会的双重压力?本文将通过文献研究法、成本效益分析法进行心血管健康投资与消费的经济效益研究。。
  本文首先从心血管疾病带给社会多方面负担的概况展开讨论,其次把生产函数关系理论应用到卫生经济学中,分析卫生经济中的主要个体如医院、病人和社会,在生产函数关系中扮演的角色和相互之间的关系,并引入健康投资与健康消费的概念,进一步将卫生经济中的主体进行关联分析。在第四章中采用卫生经济学中的经典分析法“成本-效益分析”对美国先进技术疗法案例的经济效益做定量分析。第五章以作为发达经济体、拥有世界最高预期生命值及庞大老龄化人口等多重特点的香港特别行政区为案例,剖析香港在应对心血管疾病对社会和经济负担时采取的具有香港特色措施的经济效益。在第六章中结合中国内地目前面临的心血管疾病带来的经济和社会负担提出有建设性的政策导向型建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